暑假到了,這段時期雖然是一年中孩子們最快樂的時候,但也是溺水、跌傷、車禍、燒燙傷及高空跌落等意外傷害頻發的時段。如何才能填補暑期安全的“黑洞”,編織一張有效的兒童安全防護網?在某些情況下,能正確運用一些基本的急救措施,對孩子來說是生與死的差別。
溺水
撥打120進行心肺復蘇
別把時間浪費在控水上
溺水是暑期兒童最常見的意外傷害。“與其他傷害事故相比,兒童溺水事故往往要嚴重得多。” 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北京兒童醫院急診科主任王荃教授告訴科技日報記者,溺水超過幾分鐘,就有可能對身體造成不可逆的損傷,因此在幾種常見兒童傷害事故中,溺水的重度傷占比最高,達到43.4%。
“一旦有人發生溺水現象,施救者首先應在確保自身安全的情況下,將溺水者盡快救出水面,迅速判斷溺水者有無意識、呼吸和心跳,對呼吸心跳停止者應立即呼叫120并進行現場心肺復蘇,一直堅持到急救人員到來。”王荃強調說,不要把寶貴的急救黃金時間浪費在控水這些非救命措施上。
“安全意識缺乏不容忽視,包括受過良好教育的白領家長,也經常做不到有效看護。” 王荃說,父母不要認為扔給孩子一個游泳圈,就萬事大吉,實際上游泳圈絕非救生圈。“還有些家長,看似沒有離開孩子,但只顧自己玩手機,溺水仍然發生了,這就是安全意識差造成的無效看護。”
燙傷
濕毛巾敷傷面盡快就醫
莫用醬油、牙膏涂抹傷口
每年夏天都是燒傷、燙傷事故多發的時間。由于夏季衣服穿得少,一旦打翻熱水杯、熱水壺等,造成的燙傷就會比較嚴重。除了熱水、明火等容易對孩子造成傷害之外,炎炎夏日,很多東西在陽光的暴曬下,都存在著潛在的危險。例如地燈、金屬滑梯、金屬健身器、空調外掛機、汽車排氣管等。
據了解,一般人體能接受的溫度是45攝氏度以下,45攝氏度以上的東西,接觸久了就會被燙傷。如果超過七八十攝氏度,就可能在瞬間被燙傷。
一旦發現兒童燙傷,要在第一時間用干凈的水沖洗傷口,以降低溫度,減輕疼痛;其次,要用濕毛巾敷在傷面上,盡快到附近醫院就醫,由醫生進行包扎處理。不要使用保鮮膜、醬油、牙膏等方法涂抹傷口,這樣容易導致創傷加重。
墜落
不要馬上移動、搖晃孩子
觀察后續48小時精神狀態
暑假有些孩子一個人在家,登高爬低很容易發生墜落。如果孩子墜床、跌倒或從高處墜落怎么辦?王荃建議就地觀察5分鐘。這期間不要移動、搖晃孩子,要觀察孩子是否有意識改變、流血、骨折等情況。
如果孩子只是因為害怕、疼痛、撒嬌等,哭一會之后就和以往一樣,那么就不用太擔心了,在家正常護理即可。但因為有些顱內出血出現的時間較慢,所以還是應該觀察孩子48小時內的精神狀態是否正常,如果出現異常,比如萎靡、激惹、走路不穩、口齒不清等情況,就需要立即去醫院。
吞食異物、中毒
不要再亂吃東西或大幅度活動
收集毒物證據莫催吐立即就醫
除溺水、墜落、燒燙傷外,吞食異物和中毒也是假期常見的兒童傷害事件。
如果孩子吞下的是危險性較高的異物,如圖釘、電池、縫衣針之類的物品,應該立即送往醫院,不要再隨意亂吃東西或大幅度活動,以免造成二次傷害。如果吞食的是比較圓滑、危險性低的物品,如塑料珠之類的,可以密切觀察孩子能否通過大便排出。
當孩子誤服藥物、毒物時,應立即從孩子嘴里把殘留的毒物摳出;把孩子誤食的藥品或者毒物的瓶子、說明書、殘留物收集起來,帶到醫院去;不要給孩子催吐,因為催吐過程會再次損傷孩子的食道、咽喉,而這兩個地方的損傷非常難修復,不如就讓毒物待在胃里,待到醫院由專業醫師進行處理。
本報記者 李 穎
?
?
相關鏈接:
優步為車輛配備兒童安全座椅 6月15日推行?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