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和諧醫患關系,是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內容。當前,我國醫患關系還存在一些緊張狀況,影響了社會和諧和健康中國建設。造成醫患關系緊張的因素非常復雜,需要從醫患雙方、醫學活動本身特質、醫療衛生體系現狀和社會大環境等方面探究原因;構建和諧醫患關系也需要從各個方面著力,堅持多管齊下。當前,解決醫患糾紛、構建和諧醫患關系,首先需要堅持法治思維、采用法治方式。實踐證明,醫患糾紛是難以完全避免的,只要存在醫療服務,就有可能出現醫患糾紛。但只要堅持法治思維、采用法治方式,就能更加有效地解決醫患糾紛,保障醫患雙方合法權益,維護醫療秩序。以法治思維、法治方式構建和諧醫患關系,尤其需要把握好以下幾個方面。
增強醫患雙方法律意識,進行預防性法治建設。一些地方之所以發生惡性傷醫事件等違法犯罪行為,一個重要原因是一些人法律意識淡薄。構建和諧醫患關系,首先需要引導人們增強法律意識,在發生醫患糾紛時能夠利用法律手段解決糾紛。當前,一些患者的維權意識有了很大提升,但法律意識并沒有相應提升,遇到糾紛就采取非理性甚至極端方式來維權;一些醫護人員也缺乏用法律手段解決糾紛、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不在法治的軌道上處理糾紛,就會使一些醫患糾紛越來越復雜、越來越嚴重。因此,要加大普法力度,加強與處理醫患糾紛有關的法律法規的宣傳,幫助醫患雙方使用法律手段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需要指出的是,我國現行醫療衛生法律法規的重點放在了醫療機構、醫療技術等方面,在醫療服務方面還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規,這使普法工作難以增強針對性。因此,應進一步加強立法工作,完善醫療服務方面的法律法規,使醫患雙方在處理矛盾糾紛時有法可依。
保障醫患雙方平等地位,維護雙方合法權益。用法治思維解決醫患糾紛,需要將醫患雙方作為平等的主體。在醫患關系中,醫生是一個專業性極強的職業,這一特性使得醫患雙方容易處于一種不平等的地位,個別醫護人員可能會利用自己的專業優勢侵犯患者的合法權益。而一旦發生醫患糾紛,一些患者又會憑借人多勢眾侵犯醫護人員的合法權益,甚至一言不合便拳腳相加,對醫護人員的人身安全構成極大威脅。用法治思維解決醫患糾紛,就要保障醫患雙方的平等地位,既不能因為醫護人員的專業優勢而損害患者的合法權益,也不能因為擔心患者聚眾鬧事而損害醫護人員的合法權益,雙方的合法權益都應依法受到保護。醫患糾紛的處理應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及時、便民的原則,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做到事實清楚、定性準確、責任明確、處理恰當。
把訴訟方式和調解方式有機結合起來。以法治方式解決醫患糾紛,一般可以采用訴訟方式。訴訟方式解決醫患糾紛具有強制性,一旦定案具有不可反駁性,醫患雙方必須服從,必須維護法律的權威。訴訟方式雖然是處理醫患糾紛最重要的方式,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訴訟周期較長、醫患雙方都要投入大量精力等。在處理醫患糾紛時,也可采用非訴訟方式。非訴訟方式主要是依托調解機構的專業性、中立性,快速公平地調解醫患糾紛,形成雙方都能接受的處理結果。調解方式是訴訟方式之外一種有效的輔助解決醫患糾紛的方式,有利于醫患糾紛的及時解決,防止醫患糾紛的激化和升級,更有利于形成和諧醫患關系。
(執筆:閻升光、何麗娟、朱勇)??
《 人民日報 》( 2017年07月28日 07 版)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