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購同權”制度化進程的加快,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人們對購房的焦慮,對正在推進的樓市調控也能起到輔助作用。
為了實現百姓安居夢,我國著力構建“購租并舉”房地產市場供應體系,打造多層次住房結構,多角度保障不同群體的住房需求。住建部有關負責人說,將通過立法,明確租賃當事人的權利義務,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建立穩定租期和租金等方面的制度,逐步使租房居民在基本公共服務方面與買房居民享有同等待遇(7月26日新華網)。
如果說“購租并舉”是通過租房來實現百姓安居夢的話,那么“租購同權”賦予符合條件的承租人子女享有就近入學等公共服務權益,就是扶持住房租賃市場發展、促進市民待遇均等化的一個重要舉措。而搭建“租購同權”的平臺,通過立法使得房東和租客處于相同的法律地位和享有同樣的權利,有利于使租房切實成為實現“住有所居”的有效途徑。
長期以來,我國租房市場存在著嚴重的不規范的現象:一方面,租房行為在房地產市場中處于邊緣化的特征和地位,再加上制度化建設的嚴重置后,引發了租房市場亂象叢生,大量“黑中介”、二房東、“霸王條款”、隨意漲價、房租欺詐、不退還押金等現象隨處可見;另一方面以售為主的房地產市場,嚴重地擠壓著租房的空間,也導致了人們無論自己經濟狀況如何,也要拼命自購房,以實現自己“心安理得”的安居夢;再者,住房產權與教育等資源緊密地捆綁在一起,學位房讓家長們趨之若鶩,由于實行“就近入學原則”,為了讓子女上名校“不輸在起跑線上”,家長們唯一的選擇就是在名校附近購買房子。這就造成了我國住房市場上“購租”的跛行現狀,也成為大多數人選擇買房的重要原因。
造成租房市場亂作一團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缺乏強有力的法律支持與呵護。自租房成為人們居住的一種選擇以來,國家只出臺了一些相關的行政性文件來強化監管,而沒有從立法的層面對租房行為、義務和權益進行系統性的規范。正是立法的嚴重置后和缺位,導致了租賃當事人的權利常常受到侵犯卻無法救濟的狀況。可喜的是,我國房地產市場目前已進入“購租并舉”的供給體系階段,剛剛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穩定房地產市場,堅持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加快建立長效機制。今年5月公開征求意見的《住房租賃和銷售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從制度創新的層面,將租房居民在基本公共服務方面與買方居民享有同等待遇提到了議事日程。
著力發展租賃住房市場,離不開制度完善的法治環境。而讓房東和租客真正處于相同的法律地位和享有同等的待遇,同樣離不開法律的規范。相信“租購同權”制度化進程的加快,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人們對購房的焦慮,對正在推進的樓市調控起到輔助作用,也能夠改變房地產市場供給體系之中購租嚴重失衡的狀況。隨著住房租賃和銷售管理加快立法步伐,有望通過法治手段遏制各種租房亂象,對住房租賃市場加以規范,讓租房成為房地產市場保持平衡、房價保持平穩的關鍵“利器”。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