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52年前,伴隨著一名普通戰士在即將爆炸的炸藥包前縱身一躍,年僅23歲的生命,為了十二名民兵和人武干部的安危,永遠留在了邳州張樓鄉。
       
     您當前的位置 : 國內新聞>

    追憶英雄王杰:鐵血軍魂 英雄不朽。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7-07-31 20:47

    點擊觀看視頻

    追憶英雄王杰:鐵血軍魂 英雄不朽。剪輯:綦智鵬

    王杰生前服役照片。王杰精神研究會供圖?

      “王杰!”?

      “到!”?

      在南京軍區某裝甲師工兵營,連隊每天點名時,連長高聲呼點的第一個人是“王杰”,而齊聲答到的是全連官兵。?

      52年前,伴隨著一名普通戰士在即將爆炸的炸藥包前縱身一躍,年僅23歲的生命,為了十二名民兵和人武干部的安危,永遠留在了邳州張樓鄉。?

      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一名偉大的戰士,一個平凡的名字——王杰,在神州大地廣為傳頌,成為了人們心中一座永恒的豐碑。?

    王杰掩護下來的原民兵班戰士。王杰精神研究會供圖?

      一名普通的戰士 一個時代的英雄?

      王杰,1942年出生于山東省金鄉縣,從小愛聽英雄故事,愛看英雄畫冊。1961年8月,他應征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濟南軍區裝甲兵某部工兵一連當戰士。?

      1965年7月,濟南軍區駐徐州部隊拉練到邳州張樓鄉,并短時在那里進行各種演練,縣武裝部受當時熱映的“地雷戰”影響,臨時組織了民兵地雷班,王杰被派到張樓鄉執行民兵訓練任務。?

      7月14日清晨,王杰和往常一樣,查完崗回到屋里,輕輕提著水桶,給每個戰友的洗臉盆、刷牙缸里打滿了水,然后朝民兵訓練場走去。?

      經過了十幾天的訓練,基礎普通的地雷教過了,他們將要進行最后一項訓練,同時也是最復雜的“絆發防步兵應用地雷”實爆。?

      這種試爆,王杰非常熟練,但是為了安全,他又叫民兵們在訓練場等著,獨自來到河邊進行試驗,接連兩次,都成功了。?

      試驗成功,民兵們都興奮起來,王杰讓大家圍成一圈,由他做示范動作,認真細致的講解。尤其是在最后穿雷管、帶引線的細致作業時,不能分散絲毫精力。王杰蹲的離地雷很近,講解和作業時間又長,周圍12人為了看清就慢慢地圍成了里外幾層,還有過路的和圖熱鬧的小孩子。?

      突然,拉火裝置出現意外,雷包的引線還在王杰的手里,動與沒動只有王杰能感覺到,炸藥在一瞬間就要爆炸。?

      有著豐富爆破經驗的王杰知道,此時自己只要身體向后一仰,就可以脫離危險,但在場的民兵并沒有受過這方面的訓練,也沒有這方面的知識。?

      他選擇了縱身一躍,撲向炸藥包……在場的12名民兵和圍觀人員活了下來,但是王杰卻沒能再站起來。?

      “在那一瞬間,王杰完全可以選擇后仰,但是他還是選擇了撲上去。”原國防科工委副政委崔毅將軍在接受中國青年網記者采訪時說,“這不是一場事故,而是一件英雄事跡。”?

      52年來,王杰 “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跡及“一不怕吃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一直在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年輕人砥礪前行、無私奉獻。?

    1964年5月,王杰在沂蒙山施工期間,在山區的一棵樹前留影紀念。王杰精神研究會供圖?

      用行動實踐“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誓言?

      “我們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做一個大無畏的人。”?

      “當兵是為人民、為黨、為祖國而來的,黨指到哪里就沖到哪里,就是需要獻上青春也沒有怨言。”?

      “為黨的事業忠心耿耿,為革命勝利勇于犧牲。”?

      ……?

      這些話,來自王杰生前所寫的日記。?

      攤開王杰的日記,日記本上的字跡工工整整,但是仔細翻閱,只有1964年4月14日以后的那幾篇不同,字很大,墨水很濃,筆畫粗細也不勻,好像是一個初學寫字的人,用盡全身力氣寫出來的。?

      原來這是王杰用左手寫出來的。?

      1964年4月5日,王杰在工地上攪拌瀝青,他正干得起勁,不料被別人攪起的一塊瀝青燙傷了右手,傷勢很重。?

      “輕傷不下火線,現在連里任務繁重,我不能去。”連隊的指導員要他立刻住院治療,但是被他拒絕了。?

      王杰是個閑不住的人,他的右手被包扎起來,吊在胸前,疼得難忍,但是他咬咬牙,還是上工地去了。一會兒用左臂夾著石頭跑,一會兒用左手裝炮……?

      時間一天天地過去,王杰的右手一直不見好轉,領導看他一會兒也閑不住,就把他送進了醫院治療。?

      但是到了醫院,王杰仍然閑不住。他用一只手幫護理員打飯洗碗、推車運煤,用一只手擦玻璃、倒痰盂、擦地板……?

      有的病員勸他,應該好好療傷,少動一些好。?

      “我在哪里生活,哪里就有我的工作,我一只手還能動,就要發揮一只手的作用。”王杰笑著回答。?

      王杰所在的工程兵部隊常年擔負施工任務,在施工中,他總是搶著到最危險的地方作業。他留給戰友們的印象是“哪里有困難,哪里最危險,哪里就有王杰。”?

      1963年8月27日,王杰所在部隊奉命到河北抗洪救災。一天夜里,上級命令他們到木料場去搶運木料,場地被茫茫洪水淹沒,必須首先派尖兵探出一條安全的路來,大家才能順利進場。?

      王杰搶先要求擔負這項戰斗任務。他在齊胸深的水中探索前進,好幾次掉進沒過頭頂的深坑。在尋找進出口時,他腿上、手上被水下的鐵絲網劃出道道血痕,但為了順利完成搶運任務,他把這一切置之度外。?

      他奮不顧身、迎難而進的精神,使戰友們受到了極大的鼓舞和教育。在搶險中,別人一次扛一捆草袋,他扛兩捆;在搶運被淹沒的木材時,雖不熟水性,卻走在最前面,為全連探路。?

    王杰生前所在連榮譽大合影。王杰精神研究會供圖?

      老班長的槍有人扛!“兩不怕”傳人無窮盡?

      王杰離開我們半個多世紀了,但英雄留下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已穿越時空,成為我軍戰斗精神的核心內容之一,激勵無數官兵奮勇向前。?

      1965年11月27日,國防部命名他生前所在班為“王杰班”,南京部隊舉行了隆重的命名大會,為“王杰班”頒授錦旗。?

      如今,“王杰班”的所有戰士都有自己的絕活,要問為啥人人都這么強,回答最多的一句話是:“我們扛著王杰的槍”。?

      外訓場地條件很艱苦,但全連最好的位置始終是一張空床,老班長王杰的床。不管部隊走到哪里,“王杰班”班長的行囊里除了自己的被褥,還有一套嶄新的鋪蓋。?

      每天晚上熄燈前,“王杰班”班長都會將被子輕輕打開,讓它陪伴著戰友一同入眠;清晨軍號聲響起,被子又會被整齊疊好,就像他的主人健在時一樣;門前的王杰雕像,每天都要用毛巾擦拭3遍……?

      “王杰的槍我們扛,王杰的歌我們唱,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一心為革命,永遠跟著黨……”這首雄壯的歌曲五十多年傳唱至今,從王杰所在連連歌,到后來的工兵營營歌,再到今天的南京軍區某裝甲師師歌,歌聲越來越洪亮,內涵越來越豐富。?

      黨和國家領導人毛澤東、周恩來等親筆為王杰題詞。毛澤東主席的題詞是:“我贊成這樣的口號,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周恩來的題詞是:“座座高山聳入云,我們施工為人民。不怕施工苦和累,愿把青春獻人民。(錄王杰詩)”?

      如果說“兩不怕”精神是一面不倒的戰旗,那么“王杰班”的兵就是十根緊攥旗桿的手指。他們以老班長為偶像,鍛造出“思想領先、人人過硬、事事過硬、長期過硬”的戰斗集體,成為“兩不怕”精神的新傳人。?

      1968年,家鄉人民為紀念王杰,將其故里華村更名為“王杰村”,并在村東建立王杰烈士紀念館,讓子孫后代銘記烈士的英雄事跡。?

      2012年12月,徐州云龍公安分局銅山派出所正式更名為王杰派出所,這是全國第一家以英雄名字命名的派出所。?

      在徐州,還有王杰班、王杰中學、王杰小學、王杰托兒所、王杰醫院、王杰站……英雄王杰還活著。(中國青年網記者宋晨)?

    ?

    ?

    相關鏈接:

    強"軍體"固"軍魂"—— 一圖看懂習近平強軍布局
    徐振明:用信念守忠誠 用忠誠鑄軍魂
    中國藍盔海外詮釋"中國軍魂":為了全人類的和平與安寧
    28分不認輸!鐵血綠軍魂沒丟 再見沉睡的綠巨人

    ?

    相關鏈接:
    28分不認輸!鐵血綠軍魂沒丟 再見沉睡的綠巨人
    中國藍盔海外詮釋"中國軍魂":為了全人類的和平與安寧
    徐振明:用信念守忠誠 用忠誠鑄軍魂
    強"軍體"固"軍魂"—— 一圖看懂習近平強軍布局
    [來源:中國青年網] [作者:宋晨] [編輯:余冰月]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