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1998年8月1日晚,咸寧市嘉魚縣簰洲灣江段發生潰堤險情,年僅7歲的小江珊被洪水沖到一棵大樹上,小姑娘在洪水中雙手緊抱大樹整整9個小時,一艘救援沖鋒舟趕到,一名武警戰士伸出大手,將她抱上沖鋒舟。小江珊被救到沖鋒舟上,她的身體四肢仍是長久抱樹的僵硬姿態。
       
     您當前的位置 : 社會新聞>

    19年前洪水脫險女孩當警察 救她的戰士去年率隊抗洪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7-08-01 12:22

      還記得簰洲灣洪水中的小江珊嗎?

      1998年8月1日晚,咸寧市嘉魚縣簰洲灣江段發生潰堤險情,年僅7歲的小江珊被洪水沖到一棵大樹上,小姑娘在洪水中雙手緊抱大樹整整9個小時,一艘救援沖鋒舟趕到,一名武警戰士伸出大手,將她抱上沖鋒舟。小江珊被救到沖鋒舟上,她的身體四肢仍是長久抱樹的僵硬姿態。

      這一畫面,在央視播出后,給全國觀眾留下深刻的記憶。

      當年,洪災過后第四天,抱樹獲救的小江珊和姐姐江黎,與聞訊剛從漢口漢正街打工趕回的爸爸江其新簇擁而泣,全家8口人,僅剩3人。

      江珊姐妹獲救后,許多學校、企業與嘉魚縣民政局聯系,愿意資助二人上學。在各界幫助下,1998年8月31日,江珊姐妹倆進入北京市圣陶實驗學校讀書。2005年,北京圣陶實驗學校初中部撤銷,江珊回到家鄉,在嘉魚縣博才學校上初中。

      2006年,姐姐江黎考上湖北民族學院,但每年高達幾千元的學費讓江家發了愁。當年,武漢晚報“扶助行動”牽線,武漢一房地產開發公司董事長決定每年資助江黎1萬元,直至江黎大學畢業。

      多次得到社會幫助的姐妹倆,始終把“感恩”兩字放在心中。在汶川地震的賑災晚會現場,江珊向災區捐獻了200元。她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那些災區的孩子:雖然在地震中失去了親人,但不會孤獨,全社會都在幫助他們。

      小江珊高考后被位于鄭州的鐵道警官高等專科學校偵查專業錄取。如今26歲的她,畢業后成為湖北襄陽鐵路公安處的一名警察。當年解放軍救了她,如今她也穿上警服,守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2015年,她結婚,并于12月生下女兒,如今她是一名幸福的母親。

      98抗洪現場(資料圖)記者周國強 攝

      救江珊的戰士去年仍率隊抗洪

      先烈們的生命定格在1998年,戰友們卻仍奮斗在守護生命的一線。

      王明華,今年剛從荊門消防支隊政委轉業回地方工作。當年正是他駕駛著沖鋒舟救出了被困9個小時的小江珊。

      對一名消防戰士而言,一次次搶險救援都是常態。

      就在去年,湖北遭受特大洪水襲擊,身為荊門消防支隊政委的王明華率隊投入搶險。7月1日凌晨,荊門鐘祥市石牌鎮胡沖村多名村民被大水圍困,王明華迅速調集30余名消防官兵,攜帶沖鋒舟、橡皮艇、救生衣等救援器材開展救援。這里樹木密、耕田多、洪流湍急、水下情況不明,有14位村民被困,其中包括一個小嬰兒和一位70多歲的老奶奶。

      如此相似的情勢,如此相似的救援。

      消防官兵先用橡皮艇,準備將一老一小和幾名被困人員先行救出,可沒想到,湍急的洪流差點將皮劃艇打翻,就在小孩和老人即將落水的瞬間,兩名消防戰士飛身躍下,分別抱住了小孩和老人,被洪水沖至下游1公里左右的大樹下才停住。

      危急時刻,王明華政委喊道:“是黨員的跟我上!”隨即帶領4名攻堅隊員火速前往救援,終于將小孩和老人成功救出。在等待營救的過程中,兩名保護小孩和老人的消防戰士,在水中待的時間過長,體力嚴重透支,上岸時戰友們將他們背下橡皮艇。

      橡皮艇上,王明華懷抱小孩的鏡頭,與當年救下江珊的鏡頭極為相似。

      當年救下江珊后,王明華也一直關注小江珊的學習生活情況,2009年江珊父親患病,王明華送去3000元善款。后來因工作調動,與江珊聯系少了,但從媒體上知道江珊成為一名鐵路警察,并且結婚生子,王明華覺得十分欣慰。

      英雄的女兒是“接班人”

      19烈士之一,“抗洪英雄”高建成的女兒高潔緣,如今是一名年輕軍官。

      今年清明節,她在父親墓碑前飽含淚水:“爸爸,您安息吧,我就是您的接班人,不管以后到哪里,我都會沿著您的足跡前行……”

      剛剛退休的空軍95025部隊政委楊興山來到簰洲灣,當年的一幕幕就像放電影一樣浮現,“全是營救當地村民的那個場面,我們的部隊官兵,就一個詞形容:勇往直前。”

      現在,這支英雄的部隊即將面臨改革調整,據該部政委晏國斌表示,無論大家身處哪里,都要持續用抗洪精神激勵官兵牢記光榮傳統,都要用這支部隊抗洪的精神去投入工作,感化自己感召別人,以告慰英靈。

      73歲的嘉魚簰洲灣鎮中堡村村民金維保仍然記得當時救自己的解放軍官兵羅偉峰。“如果不是他救我,說不定我的墳頭早就長草了。”

      那晚8點簰洲灣潰口后,20歲的羅偉峰拉著泡在洪水中的金維保,將他送到一棵樹上,一直到第二天凌晨3點,才被部隊的沖鋒舟接走。“后來,每年春節,我都要和羅偉峰打電話或者發信息問候。”

      中堡村的女孩李燕今年清明也請假前來悼念英雄。她說,1998年她只有5歲,她是聽著父母講抗洪英雄高建成和他的戰友們的故事長大的。

      中堡村書記、58歲的段茂林有時甚至不愿想起’98抗洪解放軍那悲壯的一幕。現在,全村980戶3794人,幾乎男女老少都知道那一段經歷,村民們也經常自發前來為英雄掃墓。

      記者汪甦 劉豐 實習生柳蔚雯

      / 手記 /

      生命在傳遞中

      熠熠生輝

      楊京

      作為一名80后,采訪中感觸很多。我想對于更年輕的90后來說,1998年的那場洪水意味著什么?是腦海中日漸模糊的記憶碎片,還是報紙已然泛黃的一篇篇文章?對更年輕的讀者來說,那一段故事可能只停留在父輩的口口相傳間。

      而對親歷者們來說,那一年承載的東西卻是如此之多:抗洪、救援、劫后余生……驚心動魄間,他們的人生已徹底改變。他們或者失去了戰友,或者失去了親人……任何一場失去,都讓人難以承受。

      每個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每個人都可能是兒子,父母,丈夫,妻子……當有人為了挽救他人生命而犧牲自己時,我們能體會到失去者深入骨髓的慘痛,但也能體會到幸存者平凡生活的珍貴。這是一種可貴的精神,在抗洪,在救災,在地震救援,在日復一日的長江救援之中,生命就在你我他之間的傳遞中,閃爍著燦爛的光輝。

      如今,他們的講述可能已趨平淡,但越是這樣的平淡,直擊人心的震撼卻愈發強烈。正如紀念陵園里那一座座默默無言的碑石,其蘊藏的光輝亦不會因為時間沖刷而褪色。

      時間能不能真的治愈一切,失去的痛苦無法治愈,我們只能永遠銘記他們奉獻的和所失去的,銘記默默矗立在江邊那座永恒的豐碑,銘記那種可貴的精神力量。

    ?

    相關鏈接:

    《警察特訓營》第二季開拍 顏值與實力燃爆荷爾蒙
    中國維和警察首個海外黨建教育展廳揭牌
    “網紅”直播獵捕野生動物 卻引來警察當場被抓
    退休老人遇“仙人跳”被勒索15萬 三男子假冒警察

    ?

    相關鏈接:
    退休老人遇“仙人跳”被勒索15萬 三男子假冒警察
    “網紅”直播獵捕野生動物 卻引來警察當場被抓
    中國維和警察首個海外黨建教育展廳揭牌
    《警察特訓營》第二季開拍 顏值與實力燃爆荷爾蒙
    [來源:武漢晚報] [作者:高辰] [編輯:陳曉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