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天鵝”要防,“灰犀牛”也要防
早識別、早預警、早發現、早處置,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研究‘灰犀牛’,最終是要防范類似風險發生。”胡怡建說,“灰犀牛”事件是可防可控的,對這些風險要早識別、早預警、早發現、早處置,化未來的大震為今天的小震,一點點去處理,不要讓其最后引發大的系統性風險,否則對經濟會造成更嚴重的傷害。
事實上,作為不同的風險事件類型,“灰犀牛”和“黑天鵝”有區別更有聯系,不能將兩種事件完全割裂,要從偶然發生的小概率“黑天鵝”事件背后,發現和防控必然發生的大概率“灰犀牛”系統性風險。防范當前金融風險,必須既防“黑天鵝”,也防“灰犀牛”。
“黨中央非常重視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始終要求守住底線,特別是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經濟一局局長王志軍表示,“黑天鵝”和“灰犀牛”都有可能沖擊金融風險的底線,要以不同的思路和辦法應對防范。
“黑天鵝”是沒有預料到的突發事件,王志軍認為,對這類事件應保持清醒的頭腦和高度的敏感性,特別是在當前經濟運行基礎尚不牢固的情況下,一定要增強憂患意識和風險意識。加強跟蹤監測分析和預警預測,及時發現一些經濟運行中的趨勢性、苗頭性問題,未雨綢繆,做好預案,防患于未然,不打無準備之仗。
“對于‘灰犀牛’事件,因為問題已經存在了,也有征兆,所以對這類問題要增加危機意識,堅持問題導向。”王志軍說,對“灰犀牛”風險隱患,如影子銀行、房地產泡沫、國有企業高杠桿、地方債務、違法違規集資等問題,應當摸清情況,區分輕重緩急和影響程度,突出重點,采取有效措施,妥善解決。
“‘灰犀牛’是大概率、可感知的風險事件,應該成為風險防范和化解工作的重點。”曾剛認為,防范“灰犀牛”風險,首先要正視“灰犀牛”的存在,全面提高金融機構、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的風險意識。同時要統籌全局,制定防范和化解方案,特別是由于“灰犀牛”事件天然具有一定的公共性特征,政府要在其中發揮主導作用。
曾剛指出,“灰犀牛”事件的形成往往與制度缺陷或激勵約束不當有關,在既有框架之下,難以阻止風險的進一步升級,必須訴諸體制改革和完善。“目前看,繼續推進國企改革、金融體制改革等,都是防范此類風險的應有之義。”
■鏈接
金融圈火起來的那些“動物”
與“灰犀牛”相對應,“黑天鵝”是指沒有預料到的突發事件或問題。千百年來,西方國家一直認為天鵝是白色的,然而17世紀時,人們在澳大利亞發現了黑色的天鵝,關于天鵝顏色的傳統觀念徹底崩塌。“黑天鵝”由此寓意著不可預測的重大稀有事件,它在意料之外,卻能產生很大影響。
除了“黑天鵝”與“灰犀牛”,金融圈還有很多火起來的動物。
比如,在股市中,不得不提的兩種動物是牛和熊。其中牛市指預料股市行情看漲,前景樂觀;熊市指預料股市行情看跌,前景悲觀。關于“熊市”說法的起源,有觀點認為是來自一句英文諺語“熊未捕到先賣皮”,意思是說熊皮販售商希望借此在市場上讓價格出現下跌,以便他們在交易中謀大利,這與人們在熊市中賣空頭的做法異曲同工。而牛很有攻擊性,行走時抬著頭,角是自下往上頂的,代表股市上漲。
羊群效應,最早是股票投資中的一個術語,主要指投資者在交易過程中存在學習與模仿現象,盲目效仿別人,從而導致他們在某段時期內買賣相同的股票。羊群效應是比喻人有一種從眾心理,這很容易導致行為上的盲從,并往往會因此陷入騙局或遭到失敗。
此外,金融圈還有不少現象用動物做比喻。例如,豬市是指不漲不跌的橫盤;大象指盤子超大的權重股,龐大的身軀體現它在股市中所占的地位和影響力,像銀行類、石油類、電信類等;獨角獸是指一些融資估值獨占鰲頭的新公司。(記者王觀整理)
?
?
相關鏈接:
王志軍:要解決房地產泡沫、國有企業高杠桿等"灰犀牛"風險隱患?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