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說著就樂呵起來,掩著嘴笑,眼睛瞇成一條縫,是她的習慣動作。
臉上架著一副酷墨鏡,身著運動衫、牛仔褲,腳踏一雙運動鞋,是她常見的“工作裝”。
長得微胖,走路如風,說話蹦蹦脆,問啥都答,熟悉不熟悉的人都容易被她的歡樂“傳染”。
這位被同伴笑稱為“志愿瘋子”的楊思菊,56歲的她依然保持著湖南辣妹子的直爽個性,在公益路上,一走就是7年,“趁我還跑得動,多拉幾個年輕妹子、小伙進隊伍,‘獨公益’不如‘眾公益’嘛。”
大姐的皮膚黑了,可大姐的心不黑!
“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做喜歡的事,整個人都變年輕了,就喜歡自己現在的狀態,一切剛剛好。”1993年,楊思菊一家從湖南懷化來到海口發展,20多年來,夫妻倆在裁縫店打過工、擺過小吃攤、開過雜貨店,如今也有了自己的小鋪面。
楊思菊指揮行人過馬路。
說起當初加入志愿者行列的初衷,楊思菊的回答簡單而樸實:“有困難的人很多,做點事真算不上什么,說不定哪一天,我自己也有需要了呢。”
“志愿者就像游擊隊員,哪里需要我們,我們就往哪兒去。”最近3個月,楊思菊每天7時和17時都會準時到濱海大道與海港路交界口執勤點“報到”,揮動手中小紅旗,站崗2小時。
行人要走斑馬線,電動車不能闖紅燈,大家都注意了……這是楊思菊每天面對行人,不厭其煩不斷重復的提示,看著行人、車子一天天變“規矩”,她在這“崗位”上也越干越有勁。
“大姐的嗓子啞了,皮膚曬黑了,可大姐的心不黑呀!”楊思菊笑著調侃起自己。
光腳雨中站崗,大伙都叫我“志愿瘋子”
楊思菊有高血壓,腿有痛風,一到陰天下雨腿腳就會犯疼,醫生叮囑她不能長時間久站,但每次站崗執勤她從來不缺席,唯獨有一次,她沒能站完最后一班崗。“那個月最后兩天,因為淋雨生病了,沒能和大伙站到最后。”楊思菊說,“感覺沒完成任務,很遺憾,成了我心里一塊疙瘩。”
原來,前不久,楊思菊和海南義家親義工服務中心的志愿者們一同在海港中學路段,開展為期一個月的志愿交通勸導。“那天下暴雨,雖然穿著雨衣,但褲腳和鞋很快就濕透了。”因為腳有通風,楊思菊索性脫掉鞋子,卷起褲腳,赤腳繼續在雨中執勤,“大伙看到我這一舉動,都驚呆了,都笑稱我是‘志愿瘋子’。”
用心專一做公益的楊思菊,也曾遭到不少人的質疑和嘲諷,她說:“有時聽到這些風言風語很難受,但我熱愛志愿者這個群體,看到那么多需要幫助的人,我就感覺自己有一種責任。”
因為把這些當成了責任,楊思菊有了戰勝一切困難的勇氣,堅持傳遞善心義舉,這也讓她收獲了更多感動。在她的感召下,不少好朋友也一齊加入到志愿者的隊伍當中,她甚至給自己所在的交通崗志愿隊起了個口號——“一帥三花,勇往直前!”
正能量是會傳播的,志愿服務沒有休止符!
如果翻看楊思菊的朋友圈,可以看到數百條關于公益活動的消息,包括看望空巢老人、留守兒童、農民工子女,關愛殘障人士、發放各類愛心物資等等。實際上,楊思菊所參與的志愿服務工作,還有很多沒有記錄下來。
如今,除了參加志愿服務活動外,每個周末,楊思菊都會抽空到海口市聾人協會學習手語,“年紀大了,記性不太好,但我很努力去記住各種手勢。”楊思菊說,等學會了手語后,自己就能更好地與聾啞孩子交流,把更多的關心和愛帶給他們。
“正能量是會傳播的,志愿服務沒有休止符!我的公益路還有好長好長。”這個公益大姐笑著說。
記者陳五男 通訊員陳創淼 王巨昌 攝影報道
(海口網8月10日訊)
?
相關鏈接:
海口美蘭區志愿者張小平:愿為志愿服務奉獻終老?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