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愛東表示,這片稻田東西350米、南北170米,如此巨大的篇幅在中國都十分罕見。開春時,他們在這80畝地上插坐標簽就將近7000個,農民花費了近半個月時間才完成區分顏色地插秧。
曹妃甸是京津冀乃至華北地區單季粳稻種植規模最大、技術最成熟的區域。從農墾年代起,本地特殊的退海微堿性土壤,加之天然灤河水的灌溉,就以盛產剔透晶瑩的大米而著稱,口感粘糯,潔白似玉的“柏各莊”、“小站稻”等品牌曾經紅遍全國。
“這幅‘大唐曹妃’的稻田畫,是目前河北省內第一幅稻田畫。”李愛東說,之所以選擇“大唐曹妃”的圖案,是為了提升曹妃甸的知名度。新奇有趣的稻田畫吸引了周邊游客紛至沓來,然而這還只是開始。
走近“稻蟹混養”的稻田畫,只見一只只碗底大小的螃蟹正隱藏在綠油油的稻葉底“納涼”。“混養”利用生物鏈,保證了水稻生長全程零農藥,而且游客在觀賞稻田畫的同時還可以享受“釣蟹”的樂趣。
“把田園整理得像花圃、莊稼侍弄得像盆景、村莊收拾得像景區……當傳統農業與文化創意、休閑旅游業有機結合,不僅為游客提供了體驗悠游愜意的環境,也帶動了周邊農戶的創富增收。”曹妃甸旅游局副局長賀芳說,近年來,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大熱,傳統農業紛紛借勢轉型,曹妃甸區也在捕捉商機。
“稻田畫帶動的是新興‘眼球經濟’,需要融入創意元素,不斷求新求變。”李愛東說,這幅“大唐曹妃”的稻田畫可以從6月份持續觀賞到10月份水稻收割前,圖案的顏色會隨著植物生長而發生變化。明年還將在這塊土地上種植其他圖案的稻田畫。(完)
?
?
相關鏈接:
杭州:濕地旁的“動物園”稻田?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