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長沙8月23日電 (付敬懿)由21名中國工程院院士、企業、高校、科研所專家組成的首屆科技創新專家咨詢委員會成立,推動長沙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繼人才新政22條之后,正式對外公布“1+4”科技創新政策體系,吸引青年人才扶持企業自主創新,長沙明確提出到2030年將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家科技創新中心的目標。
長沙市科技創新大會23日在長沙召開,大會旨在認真貫徹落實中國科技創新大會精神,總結部署全市科技創新工作,加快實施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戰略,著力打造國家科技創新中心,為創建國家中心城市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首屆科技創新專家咨詢委員會成立
當天的會議上,長沙首屆科技創新專家咨詢委員會成立并現場召開第一次會議,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黃伯云、廖湘科、羅安等21名專家受聘為長沙市第一屆科技創新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11個院士專家工作站授牌。
首屆專家咨詢委員會由1名主任委員、10名副主任委員、10名委員組成,委員會下設電子信息、生物與新醫藥、航空航天、新材料、高技術服務、新能源與節能、資源與環境、先進制造與自動化、現代農業、科技管理10個專業委員會。咨詢委員會主任委員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南大學原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黃伯云擔任;副主任委員由國防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廖湘科,湖南大學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副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羅安,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畜牧健康養殖中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印遇龍等10名權威專家擔任。
“科技創新是長沙轉型創新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創新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5%。”長沙市委書記胡衡華表示,咨詢委員會的成立將為長沙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突出科技創新的引領支撐作用,推動行政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發揮積極作用。
“1+4”科技創新政策體系發布
當日會議上,長沙正式發布了“1+4”科技創新政策體系。這是繼出臺“工業30條”、“人才新政22條”后,長沙為建成一批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吸引青年人才創新創業的又一重大舉措。
“1”即中共長沙市委、長沙市人民政府關于建設國家科技創新中心的意見,該《意見》以問題為導向,提出了諸多破解科技創新發展瓶頸的宏觀性、指導性的見解和處理辦法。“4”即貫徹落實《意見》的相關配套措施,先期瞄準了扶持企業自主創新、加快科技平臺建設、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深化科技金融結合四個關鍵點發力。
根據目標規劃,到2030年,長沙將建成一批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掌握一批產業核心技術;聚集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學家和研發團隊;擁有一批世界知名的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和骨干企業。而作為近期目標,到2020年,岳麓山國家大學科技城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長株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進入國內一流行列。
“后續,還將根據長沙科技、經濟和民生發展需要,進一步充實“1+4”創新政策體系。”長沙市長陳文浩指出,深化“1+4”科技創新政策體系推動,就是要使科技創新政策更加清晰、系統,讓機構、人才、裝置、資金、項目充分活躍起來。
“一個城市好不好,關鍵看年輕人,年輕人愿意去的城市,才是有創新能力的好城市。”陳文浩說,城市要有頂尖人才,更要有大量充滿活力的年輕人,當前長沙“人才新政22條”落地實施,投入百億元資金構建吸引、培育、激勵、服務人才的完整政策鏈條,讓人才能夠安居樂業、安心創業。(完)
?
?
相關鏈接:
大膽!長沙倆男子跑到交警隊買賣駕照分當場被查?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