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不少人的朋友圈被一些圖片刷屏。由騰訊發起的公益活動——“小朋友”畫廊,贏得很多人響應。據公布的數據,截至8月29日14:30,這一活動已募集到了15029044.79元善款,共有580多萬人參與募捐。據介紹,相關作品背后的“小朋友”們,是一群特殊的人,他們是自閉癥、腦癱、唐氏綜合癥患者……
????這場被網友稱做"最美刷屏"的公益活動,已成不折不扣的現象級產品。究其因,它具有兩低一高的特點,即低門檻,幾乎有微信者就可參與;低參與成本,一元錢就能完成善舉。同時,還具有高滿足感,輕點屏幕,轉發到朋友圈實現自我滿足。
????但這個項目在獲得高人氣的同時,也遭遇了質疑歷經反轉,經過相關機構的辟謠和以正視聽,質疑聲才漸漸平息。
????值得思考的是,一個初衷良好的公益項目,為何幾經波瀾,招致意想不到的結局?一個贏得數百萬人參與的善事,卻被潑臟水,該怎么看?
????應該承認,既然是熱點事件,就可能引發多元化觀點,難免被質疑。特別是我國慈善業遭遇信任危機以后,尚未完全贏得公眾信任,一些人更容易拿著放大鏡挑剔任何公益活動。故此,應該尊重公眾的監督權。
????但是,質疑不能滑向中傷,如果以造謠為樂事,就不是真正的監督;如果故意起哄,動輒拿陰謀論說事,不僅無益于公益事業,還可能給公益事業帶來不可低估的危害。
????正如有業內人士直言:我們總是習慣性去質疑,如果它能讓我們變得更好,應該努力去呵護這種獨立精神。如果它讓我們更加冰冷,那它就太可怕了,我寧可保持一份溫暖。無論公益事業從業者還是質疑者,無不希望我國的公益事業發展得越來越好。
????公益事業姓公,公字打頭,矢志不移地追求公開、實現公正,就能逐漸淡化不理性的聲音。有人說,做慈善應該把自己置身于透明玻璃中,供公眾指指點點。誠然,越是事關公共利益,越需要經得起挑剔。
????“每一朵花開自有它的道理”,無論自閉癥患者還是其他病癥患者,每個孩子都應該受到呵護。讓每個孩子都感受到公益溫度,這是全社會的責任。值得欣慰的是,這次公益活動的效果足以說明公眾不缺善心,也不缺磅礴的參與熱情。當公益活動不斷創新,以公開求公信,就能在實現自我完善的同時,帶給這個社會更多溫情和希望。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