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花園”主場 彰顯大國擔當
2017年9月4日,一場中外合璧的《揚帆未來》文藝晚會征服了眾多國家的最高領導人。當一曲情意綿長又浪漫唯美的《大海啊故鄉》伴著潮聲在靜謐的夜色中響起,人類共同的情感在不同國家和文化背景的嘉賓心中涌動。
今年以來,金磚五國人文交流合作全面鋪開,運動會、電影節、文化節、傳統醫藥高級別會議等活動有聲有色。本次金磚會晤除了通過《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宣言》外,還首次設立了外長正式會晤機制和常駐聯合國代表定期磋商機制。此外,還推動建立了電子口岸示范網絡、電子商務工作組、博物館聯盟、美術館聯盟、圖書館聯盟等合作平臺。
從2014年北京主辦亞太經合組織會議,到2016年杭州主辦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再到2017年北京召開“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和剛剛在廈門閉幕的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主場外交成為中國外交風格最集中的展示。
北京、杭州、廈門,一座座活力城市展現著中國發展的強勁動能;雁棲湖、西湖、鼓浪嶼,一處處自然風光講述著中國綠色發展理念。伴隨著會議錘聲的起落,中國以平等、務實的態度與各國共商國際大勢;一場場精彩絕倫的演出,中國以厚重的歷史文化向各國表達最誠摯的友好。
在APEC第二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中國推動與會成員啟動亞太自貿區進程,加速將亞太自貿區從愿景變為現實;G20杭州峰會,中國開出了讓世界經濟走上強勁、可持續、平衡、包容增長之路的“中國藥方”;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各方發表《聯合公報》和《成果清單》,標志著“中國方案”已晉升為“國際共識”,“一帶一路”建設成為國際社會共同的事業。
中國向世界呈現令人信服的大國擔當。在這擔當的背后,是中國不斷推進深化改革的歷史進程和全面對外開放的壯麗圖景。
5月15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雁棲湖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圓桌峰會,國家主席習近平主持會議并致辭。這是當天中午,習近平同與會領導人和國際組織負責人以國際會議中心“漢唐飛揚”主建筑為背景集體合影。(來源:新華網)
用腳步踐行大國外交原則
世界上很少會有如此繁忙的元首專機。
這五年,習近平出訪28次,訪問56個國家,足跡遍及世界五大洲,平均每年有1個多月時間用于出國訪問。在短至五六天,長達十余天的國事訪問中,他每天的日程安排都非常緊湊。緊張的行程、滿負荷的工作,成為習近平出訪的常態。
習近平用每年近6次的出國訪問踐行中國外交原則,鞏固睦鄰友好格局、運籌大國關系棋局、深化伙伴關系布局、維護主權安全大局。
踐行睦鄰友好。2013年3月,習近平首次出訪便前往鄰國俄羅斯,并表示“中俄互為最主要、最重要的戰略協作伙伴”;同年9月,習近平出訪哈薩克斯坦,提出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一個月后,他在印度尼西亞倡議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此外,五年來,習近平與越南、泰國、馬來西亞、蒙古等國首腦保持高頻次互動,以“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深化同周邊國家的互利合作和互聯互通。
建立新型大國關系。2015年10月,習近平與英國前首相卡梅倫在酒吧小酌,中英關系開啟“黃金時代”;2017年4月,習近平在海湖莊園與美國總統特朗普一邊散步一邊討論兩國友好合作;2017年7月,習近平再次訪德,與德國總理默克爾觀看青少年足球賽……
輕松的聊天,融洽的氛圍,正是對習近平新型大國關系理念的折射。中國是首個將合作共贏作為處理國與國關系目標的大國。這是對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繼承和弘揚,是對當代中國國際秩序觀的重大創新和發展。
拓展中國“朋友圈”。在剛剛舉行的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上,習近平用中國的一句諺語“眾人一樣心,黃土變成金”來強調伙伴關系的重要性。“在堅持不結盟原則的前提下廣交朋友,形成遍布全球的伙伴關系網絡。”截至2016年年底,中國已經同97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伙伴關系,實現對大國、周邊和發展中國家伙伴關系的全覆蓋;“一帶一路”倡議提出3年多來,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響應支持,4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同中國簽署合作協議;此次金磚領導人會晤,習近平又提出“深化南南合作,打造‘金磚+’的合作模式”。中國的“朋友圈”不斷壯大。
涉及主權安全,習近平則態度明確:“堅決維護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維護國家統一,妥善處理好領土島嶼爭端問題。”在南海問題上,中國的正確主張得到國際社會廣泛支持;在薩德問題上,中國對韓方代表作出明確表態;在與日本的對話中,中國敦促日方要正視歷史……
從鞏固睦鄰友好到運籌大國關系,從拓展朋友圈到維護主權安全,習近平始終用行動踐行著大國外交原則--“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堅持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堅定不移走自己的路,走和平發展道路,同時,決不能放棄我們的正當權益,決不能犧牲國家核心利益。”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