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清華研究生王宇蟬聯男子跳高冠軍”“跑跳兩項全能金牌得主是清華學子李志鵬”“以清華女籃為班底的陜西隊獲三人籃球女子青年組冠軍”……在剛剛閉幕的第十三屆全運會上,有好幾位冠軍選手的另一重身份——清華學生吸引了不少人的關注。
       
     您當前的位置 : 體育新聞>體育快訊>

    清華學生“席卷”全運會 “清華夢之隊”如何煉成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7-09-14 08:40

      30余名清華在校生參加全運會 成績不遜專業選手

      “清華隊”是如何煉成的?

      “清華研究生王宇蟬聯男子跳高冠軍”“跑跳兩項全能金牌得主是清華學子李志鵬”“以清華女籃為班底的陜西隊獲三人籃球女子青年組冠軍”……在剛剛閉幕的第十三屆全運會上,有好幾位冠軍選手的另一重身份——清華學生吸引了不少人的關注。

    清華研究生王宇蟬聯男子跳高冠軍。? 中新社記者 賀俊怡 攝

      這些清華學子分散在各個代表團,比如王宇就是北京代表團的一員,但是“潛伏”在全運賽場的清華學生有幾十人,足以組建一支“清華體育隊”。

      全運賽場的清華高手

      據記者統計,本屆全運會共有30多名清華學生入圍決賽階段比賽,主要分布在田徑、射擊、籃球等項目。在全運會田徑賽場,包括兩名新生在內的23人代表11個省區市參加16個小項的角逐,共取得2金1銅和7個第四至第八名。

      若論知名度,人稱“跳高界吳彥祖”的王宇最為人所熟識。這位26歲的清華研究生代表北京隊出戰男子跳高決賽,最終以2.27米的成績力壓張國偉等名將,如愿衛冕。

      王宇的小師弟李志鵬和宮克威分別代表北京隊、湖北隊拿下男子跑跳兩項全能金牌、十項全能銅牌。男子4×100米接力預賽,由江杰華、高澤、馬靖惟、王煜4名清華學生組成的京魯聯隊跑出39秒00的佳績,僅次于張培萌領銜的京浙鄂粵聯隊。“清華學生參加本屆全運會田徑比賽的總體成績還可以。”清華大學體育部副主任杜超表示,“除了兩枚金牌,還拿了一些不錯的名次。”

      另外,清華射擊隊的6名隊員也表現不俗,比如邱燁晗所在的浙江隊射落女子10米氣步槍團體冠軍;史夢瑤獲得該項目團體和個人第四名;曹利佳名列女子25米運動手槍第五名。

      三人籃球是全運會新增項目,楊雨茜、宋珂昕和周佳榮3名清華學生所在的陜西隊勇奪女子青年組冠軍。同樣來自清華女籃的榮丹羅娜,幫助山東隊奪得女籃U19組冠軍。

      成績源于訓練高效率

      實際上,自2001年清華學生首次參加全運會以來,他們在此前4屆全運會上已斬獲5枚田徑金牌,曾出過“眼鏡俠”胡凱等短跑名將。全運賽場活躍著“清華部隊”,與該校濃厚的體育氛圍以及學生運動員訓練的高效率有關。

      上世紀90年代中期,清華大學開始自主培養學生運動員,田徑、射擊、籃球等A類項目體育特長生按國家高水平運動員特招標準降分錄取,并全部就讀于經濟管理學院,四年學制按五年培養;游泳等B類項目要求學生達到其所在地區的一本線,錄取入校后可自主選擇院系。

      “清華很看重體育的育人作用,我們有句話叫‘體魄人格并重培養’。”杜超介紹,目前全校體育代表隊的規模為42隊、1400余人,其中A、B類項目有200多人,“平均算下來,每10個學生里就有一名代表隊隊員。”

      在清華,學生運動員們上午和晚上都要上課,只有下午4時至6時30分訓練。訓練時間不多,意味著必須講究效率。王宇說,學習和訓練并不矛盾,“訓練累的時候,用學習來調整注意力。反過來也一樣,正好互補,時間一點都不浪費。”他還說,訓練跟平常的健身類似,但更講究規律,“因為我們追求的是人體極限,所以對訓練強度的要求、對身體的控制更嚴苛,生活方面也要更自律。”

      “清華模式”在逐步推廣

      盡管“清華部隊”閃耀全運會,但縱觀國內體壇,像王宇這般優秀的學生運動員依然很少。一方面,與職業俱樂部和專業隊相比,高校運動隊在教練、經費投入、醫療保障等環節存在較大差距。

      “在學校訓練會伴隨著很多不便之處。”王宇舉例稱,學校沒有專門的運動員餐廳,他要更謹慎地安排自己的飲食;訓練過后,他要自掏腰包請人按摩放松;如果受傷,他也要自己尋醫診治。

      另一方面,1987年,原國家教委和原國家體委在高校試辦高水平運動隊,嘗試“體教結合”模式,但長期以來,高校培養的競技體育人才因“業余身份”無法直接參與國內高水平賽事。

      于是,為解決學生參賽及學校訓練保障問題,清華大學率先嘗試與各省市專業隊合作,讓學生在各省市注冊參加全運會,如此一來各地體育部門就會提供一定的經費和醫療支持。如今,“清華模式”正逐步推廣至其他大學。

      “高校有科研和人才優勢,但缺乏資金和教練。同時,學生運動員可參加的比賽有限,不利于他們提升競技水平。”有業內人士指出,要想讓高校輸送更多高質量的體育人才,體育和教育部門須加強頂層設計、資源共享、形成合力,“只要有相應的培養機制和必要的條件,大學里完全可以訓練出最高水平的運動員。”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左盛丹] [編輯:楊海成]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