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兩年多來,市公交集團涌現出凡人善舉、拾金不昧、誠實守信等好人好事共3200多件
海口公交:播灑愛心 演繹文明
創衛成功,我市公交人是生力軍,作為窗口單位人,服務力爭上游、衛生整潔靚麗,時時刻刻接受著市民的監督與檢查,這是動力。
創文始終,我市公交人是主力軍,作為形象單位人,弘揚愛心接力、創建文明品牌,分分秒秒展示著海口的活力與魅力,這是擔當。
這兩天,海口又在傳頌著一則暖新聞,海口公交集團2路公交司機為了救一名突發急病老乘客,把公交車變救護車直奔醫院,為患者搶回寶貴的5分鐘黃金搶救時間……像這樣的感人事跡在海口的公交戰線上還有很多。海口街頭一輛輛公交車就是一道移動的文明風景線,不僅僅滿足市民出行的需要,而且溫馨感人有溫度,彰顯著海口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成果。
愛心接力一再涌現
9月12日上午,七旬老人周阿公乘坐2路公交車突發抽搐暈倒,公交司機周宇明緊急改道,將公交車變“救護車”,5分鐘就將老人送到最近的省醫院龍華急救中心。經過搶救,老人脫離生命危險。
“如果再晚幾分鐘送來,老人會有生命危險。”當時省人民醫院當班醫生的這句話,為周阿公家人對周宇明師傅和市公交集團的一再感謝做了最好的注解。回溯這次的救人全過程,大家不難發現,參與到這條長長愛心鏈條中的,不僅有周師傅,還有支持他毅然將公交車變“救護車”的當班線長,有不怕耽誤自己時間的車上其他乘客,有省醫院龍華門診部的醫護人員,更有站在周師傅背后給予強大支持的海口公交人。
市公交集團有這樣一支隊伍,他們都是普普通通的司機和員工,多年來一直以實際行動默默踐行“愛心接力”精神,為市民出行便利貢獻力量,也為椰城貢獻凡人善舉的正能量。“雙創”兩年多來,市公交集團加強制度建設,激勵凡人善舉、見義勇為。員工中涌現出共3200多件凡人善舉、拾金不昧、誠實守信等好人好事事件,17名一線員工被評為“海口好人”。
多年來,市公交集團不勝枚舉的好人好事,串成了一個長長的愛心鏈條,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傳遞著海口公交的正能量,表達著海口交通優質服務的決心,收獲著乘客對海口窗口單位的信心。
愛心蔓延溫暖全城
打開百度搜索,輸入“海口”“公交車”“救護車”等關鍵詞,公交車變身“救護車”、公交司機緊急施救車上發病的乘客,數以十記的類似愛心故事一個接一個地涌入眼簾,令人感動。
今年3月4日上午9點16分,海口公交集團二公司1路車司機王綏軍正在駕駛公交車,行車到海府路與和平南路交叉口等紅燈時,突然乘客滿滿的車廂內一陣騷動。王綏軍獲悉有人暈倒后,立即停下車輛,穿過人群到車廂中部查看情況,發現一名男乘客昏坐在后門處,身體不時出現抽搐,情況十分危急。王綏軍隨即撥打120急救電話和110報警說明情況。同時征求所有乘客同意后,王綏軍開始疏散乘客下車。
看到乘客紛紛下車的異常情況,該路段值班交警隨即上前查看,當發現是一名男乘客突發疾病后,立即引導公交車停至安全地段,指揮分流過往車輛,以便救援車輛順利到達現場,為發病乘客爭取急救時間。幾分鐘后,救護車到達現場,醫護人員對該乘客采取急救措施后,乘客終于恢復意識。
“公交司機+乘客”,“公交司機+醫生”,“公交司機+交警”……這是一個以公交司機為著力點,向周圍擴散的愛心圈,傳播海口正能量。正是這愛心接力,溫暖了海口市民,彰顯著海口的文明程度。
愛心源于文明滋養
溫馨服務,至誠至善。海口公交人每一次微笑都傳遞了人性的溫度,增進了彼此的了解,演繹著城市的文明故事,展示著城市的精神風貌。
“公交行業是城市的重要窗口,展示的是城市形象。”市交通運輸局負責人說,公交一線人員一言一行直接展現在市民、游客面前,市交通運輸局和公交集團鼓勵他們做好事,培養他們良好的職業操守,希望通過公交一線人員來展示海口的正能量,展示海口的積極向上的文明素養。
兩年來,市公交集團砥礪前行,主動擔當,全面發力,結出碩果累累。集團1805輛公交車、1507輛出租車在我市大街小巷川流不息,宣傳著“雙創”知識,為“雙創”工作的開展營造了良好的氛圍;該集團開展“雙創”知識、行業特色等教育實踐學習培訓約102次,接受培訓4000人次,提升駕駛員服務水平及個體素質,使公交、出租車行業成為海口“雙創”的亮點行業。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這樣的感人事跡并非市公交集團獨有,作為近年來多次被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等國家級媒體點贊的“志愿者之城”,海口的好人好事層出不窮。一系列愛心制度相繼出臺,還有志愿服務制度化、籌建海口市公益基金會、設立“雙創”專項獎勵基金和志愿服務基金等等,讓海口形成了一個個愛心品牌,如“志愿集市”“綠色管家”“媽媽訓教團”“愛心墻”“暖心小站”“志愿服務驛站”……
記者史發梅 通訊員張磊
(海口網9月14日訊)
?
相關鏈接:
司機大意摔傷市民 海口市公交集團賠款道歉?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