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網羅圖像識別等領域的頂尖人工智能技術,足夠酷炫;充滿懸念的“人機比拼”和極具未來感的懸浮“太空艙”觀眾席,吸睛無數——作為國內首檔聚焦智能科技的科學挑戰類節目,央視播出的《機智過人》成為近期熒屏“爆款”。
       
     您當前的位置 : 黃燈籠辣評>娛樂體育>

    “燒腦”綜藝讓科學更時尚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7-09-16 08:42

      網羅圖像識別等領域的頂尖人工智能技術,足夠酷炫;充滿懸念的“人機比拼”和極具未來感的懸浮“太空艙”觀眾席,吸睛無數——作為國內首檔聚焦智能科技的科學挑戰類節目,央視播出的《機智過人》成為近期熒屏“爆款”。

      在《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見字如面》等節目引領熒屏“文化熱”之后,今年暑期,“燒腦”的科技類綜藝節目各展風采。不獨《機智過人》,《我是未來》《未來架構師》《極客智造》等央視和地方衛視播出的科技類節目都取得了較好的收視成績。在《我是未來》中,科大訊飛首席科學家胡郁展示的語音識別技術能順利識別四川話、粵語等國內方言;在《加油!向未來》中,短跑明星張培萌和國產殲—10A戰斗機進行百米競速……一場場科普秀,讓科學成為微博、微信等新媒體上的話題焦點。

      “不懂點科學術語,都不好意思進電影院。”《星際穿越》《地心引力》《火星救援》等科幻電影的出現,使得很多人發出感慨。眼下,隨著綜藝與科學牽手產生的效應擴散,“科學”成為綜藝節目制作者眼中的新藍海。當以模式引進為路徑、以天價明星為噱頭的運作方式難以為繼,將視線轉向創新型國家建設的火熱實踐,將鏡頭對準或老驥伏櫪或青春張揚的科學家,成為綜藝節目轉型的好選擇。

      而對于我國的科學發展和科普事業,電視節目制作者全方位參與,依托成熟的綜藝節目制作方式,搭建了更時尚、更吸引年輕人的科普平臺。較之一直以來顯得枯燥的發讀物、開講座等科普活動,視聽節目擁有聲、光、電等多樣呈現方式,可以更立體地呈現科技成果,更真切地展現科學家風采。

      當然,科技類綜藝節目不是傳遞幾個術語那么簡單。從節目創意、內容選取,到呈現方式、場景設置,一個好的科技類綜藝節目的出現,與一項科技成果的產生有頗多相似之處。

      首先,選取什么內容,決定著科技綜藝節目的成色。關鍵是與科技創新同頻共振,呈現最新科技成果、營造科學創新氛圍。以《我是未來》等節目涉及的人工智能為例,其既是熱門的科技創新領域,也伴隨著科學倫理、規范等方面的爭議,成為綜藝節目制作的熱門選項。其實,在現代科技滲入生活方方面面的情況下,可供選擇的科學領域相當多,無論是直上九天的“神舟”,還是勇下深海的“蛟龍”,都是很好的選題。

      其次,如何呈現內容,決定著科技綜藝節目的觀眾緣。在綜藝節目中,任務與對決可謂雙引擎。《加油!向未來》第二季組建了由60位科學愛好者組成的科學猜想團,并以18歲為界,分加油隊和未來隊對決,“科學猜想王”環節的搶答被網友紛紛點贊“刺激”。科技類節目大多廣泛利用科技成果,實現多樣化、娛樂化的視覺呈現。《我是未來》中六軸機械臂舞美等,大大提升了科技展示的舞臺效果。

      較之生活中常見的酷炫科技,科學家常被認為是高冷的群體。如何將科學家的個人魅力與嚴肅治學同時呈現,科技類節目需要探索更多的講故事方式。其實,優秀科學家走到臺前,更容易以其個人魅力吸引觀眾。比如,《我是未來》邀請的“無人機魔法師”拉菲羅·安德烈成為網紅;《機智過人》邀請中國科學院院士、圖靈獎得主姚期智深度解讀人工智能技術,盡顯專業魅力。

      科學必須嚴謹,科普無須嚴肅。讓科普凝聚創新力,讓科學家獲得尊重,讓科學成為時代熱詞,“燒腦”綜藝提供了時尚、有效的平臺。期待這樣的“燒腦”嘗試越來越多、常開常新,不要淺嘗輒止、曇花一現。(謝禮)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謝禮] [編輯:王思暢]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