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廈門9月17日電(王志豪)綠色金融需求龐大已引起多方關注。中國民生銀行研究院院長黃劍輝17日在廈門介紹,經由中國人民大學綠色金融團隊測算,2015-2020年,國內綠色金融需求為15-30萬億元,空間巨大,社會資本將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
當日,由國際綠色經濟協會主辦的2017廈洽會綠色金融與綠色經濟產業峰會在廈門舉行。此次峰會的主題為“務金融之實、創綠色之新”,聚焦于綠色金融與綠色產業的融合發展之道。
綠色金融是指金融部門把環境保護作為一項基本政策,在投融資決策中要考慮潛在的環境影響,把與環境條件相關的潛在的回報、風險和成本都要融合進銀行的日常業務中,在金融經營活動中注重對生態環境的保護以及環境污染的治理,通過對社會經濟資源的引導,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黃劍輝表示,目前中國政府和金融監管機構正在共同推進綠色金融的發展,綠色金融是銀行信貸結構調整和增長模式轉變的重要抓手,有助于商業銀行健全風險管理體系和提升銀行國際化發展的競爭力。
黃劍輝亦談及綠色金融尚需克服的短板:當前中國綠色金融發展存在著,如綠色金融協同發展的文化理念、法律制度、信息建設等條件缺失;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體系尚不健全;缺乏專門的戰略規劃、完善的組織機構和專業人才;市場服務中介體系發展滯后等問題。
針對此,他也給出了自己的建議,如加大與環保部等政府部門合作,形成“支持+懲罰”并重式綠色金融運行機制;完善綠色金融發展機制,提升綠色金融運行效率;創新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健全綜合化產品體系;完善法律法規體系,與國際標準接軌,積極參與國際合作;加大綠色金融人才培養力度,產學研緊密結合等。
據悉,國際綠色經濟協會是中國最早專注“綠色經濟”的社會組織,目前已合作了5000家以上的各類綠色科技企業與200家以上的金融機構,建立了500名以上專家的綠色智庫,在綠色經濟領域有專業的話語權與務實的合作資源。
當天下午還宣布了為期一年的首屆綠色金融—金磚企業項目大賽正式啟動。(完)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