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將至,很多商家便“嗅”出了“商機”,網絡、商店幾乎都是月餅促銷熱賣的信息,原本具有文化韻味的中秋節被月餅“霸屏”,中秋節變成了“舌尖上的節日”,讓人不禁感慨中秋正在“變味”。作為中國的傳統節日,當下應該要還原中秋原本的味道,讓中秋文化回歸。
過一個有“團圓味”的中秋。“今夜月明入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中秋作為一個傳統佳節,它以團圓為基礎,形成了強大的“思鄉”“團圓”文化。一家人坐在一起欣賞月色、聊聊家常,在談心的同時親人之間的關系也變得更加緊密。可不知何時起,這種團圓文化卻被商業味和送禮攀比的社會風氣越沖越淡,傳統的節日成了商家的“商機”,也成為人們送禮的“良機”。希望人們意識到中秋的寓意,過一個有“團圓味”的中秋,讓它回歸家庭團圓的“血脈親情”。
過一個有“文化味”的中秋。“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中秋節古人有賞桂品酒、賞燈猜謎、賞月吟詩的習俗。然而現在,網絡上呈現給我們更多的是月餅的信息,而關于中秋節的內涵、民俗活動少之又少,這實在是一種遺憾。我們可以舉行詩歌填詞、詩歌朗誦、猜謎語等活動,讓傳統節日氛圍更加濃厚,傳承中秋的文化。
中秋節在新的時代有新的內涵,但不管形式如何轉變,人們對和諧團圓、幸福美滿生活的追求的內涵是不變的。希望“商味”“投機”遠離中秋,讓精神回歸傳統,還原中秋節“千里寄相思”“團圓”的精神。(林雁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