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24日,中國統籌城鄉發展十年論壇暨云聯創新經濟模式研討會在舉行。國家發改委、中國光大銀行等二十多個中央國家部委機構的相關領導、專家、企業代表、媒體記者共計150多人參加了會議。本次研討會由城鄉統籌發展研究中心主辦,廣東云聯惠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研討會主題是“推進城鄉統籌發展,共建和諧美麗中國”。
統籌城鄉發展是黨中央和國務院,根據新世紀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時代特征和主要矛盾,致力于突破城鄉二元結構,破解“三農”難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所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
本次研討會旨在通過挖掘城鄉統籌發展中的典型經驗和典型模式,找出有效的經濟發展模式,為推動下一階段城鄉統籌發展,構建城鄉發展一體化新格局,建設和諧美麗中國提供理論與實踐參考。
研討會總結了城鄉統籌發展的現狀,比較分析中西方不同國家各時期城鄉統籌戰略發展,研析了城鄉各種統籌發展創新模式,突出了黨和政府以人民為本的情懷。
研討會期間,主辦方城鄉統籌發展研究中心,向大家發放了由謝華平主任主編的《聚焦城鄉》、《智謀城鄉》的書籍。匯集了“十二五”以來由中心專家學者、科研人員撰寫的多篇調研文章和最新科研成果。廣東云聯惠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也向與會者發送《云聯惠》一書。
廣東云聯惠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個國際化、多元化、系統化、專業化的國際商業互動消費創業型全新企業。以共享經濟模式為發展模式,以云聯商業大系統為平臺,以經營消費資源為經營內容和節點,以云狀聯合為合作、共創的大眾創業形式,以消費返還的形式為共贏、共享的目標結果,更好地推動資源整合,促進消費升級和擴大內需,帶動新產業、新業態發展,推動經濟、產業、模式向更高的水平發展和邁進。
與會領導和專家對云聯共享經濟模式展開了廣泛研討,一致認為,云聯共享經濟模式有其優質之處,可運用于所有商業流通的環節。如供應鏈中原材料到成品到銷售的所有環節,終端銷售的線上電商平臺與線下實體商家等。云聯共享經濟商業模式的平臺將收取的16%的利潤拿出來重新分享給消費者(需為平臺注冊會員)和商家(需為平臺聯盟商家),形成消費共享。所以云聯共享經濟模式和其它商業傳統模式在利潤分配上有區別。
云聯共享經濟模式是經過數年通過各種渠道和經濟、數理公式推演計算論證出來的,其返還速率比率、期限、金額、兌換、提現方式等都相對具有更充分的科學邏輯;并且,云聯從一誕生就致力于研發具有獨立知識產權體系的“云聯商業大系統”(目前已獲八項國家專利證書的獨立知識產權)。這是云聯共享經濟模式與其它發展模式最大的不同點。早在2015年3月份,由中國經濟貿易研究中心主辦、云聯惠公司承辦的“互聯網+法律與創新經濟研討論壇”,研討會的成果已對上述觀點進行了充分的總結。
云聯共享經濟模式創新性還在于它是一家以經營消費資源為主要內容的創新型電商平臺模式,有云聯商業網大系統、會員結算系統、財富支付系統、代理機制系統、企業產品運營大系統五大系統,融合了B2B、B2C、C2C、O2O等多種先進有效的商務模式,搭建和經營了一個創新的電商平臺和具有理論支撐的消費返還、創業返還系統。會領導、專家一致認為,云聯共享經濟模式的形成,有著深刻的時代需求,有其必然的科學性與創新性,但其面臨的困難和壓力也應未雨綢繆。
另外,與領導、專家對我國城鄉統籌發展的現狀、存在的問題,以及未來發展狀況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一致認為城鄉統籌發展是一個非常繁雜的系統工程,牽涉各個方面的利益關系。隨著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斷深入,各種矛盾利益疊加,這就給城鄉統籌發展研究的單位和專家學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嚴格的標準,更全面的創新思維。現在我國統籌城鄉發展正步入一個嶄新的階段,新階段就會帶來新的問題。如存在著整體謀劃水平不高的問題;區域發展不均衡的問題;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目標時間(到2020年)緊迫的問題,地方政府決策能力不到位的問題等等,形勢逼人又催人。
與會領導、專家測算,到2030年,中國城鎮化率將達到70%,基本完成城鎮化任務。但在這個過程中,將會發生一系列深刻的經濟體制變化。比如,土地制度、戶籍制度、社會保障和醫療衛生制度改革等;城市先進生產要素將與農村資源(如土地)進行深度融合,推動土地兼并和農業現代化。會議認為:以產業化為核心,以新型城鎮化為依托,推動產業化和新型城鎮化“良性互動”,實現產業和城市的和諧統一,這是加快推進統籌城鄉一體化的根本途徑。
研討會對黨的統籌城鄉發展步伐充滿信心。從2002年到2017年的十五年發展歷程來看,中國共產黨的統籌城鄉發展的思想理念、方針政策、制度法規是逐步豐富和日臻完善的,越來越切合中國城市鄉村發展的實際需求。不僅包含經濟建設、生態建設,又包含社會建設、文化建設等。既有當前的具體措施又有長遠的發展規劃,形成了比較系統的統籌城鄉發展中的理論、方針和政策。
?
相關鏈接:
2017第三屆中國網絡安全協同創新高峰論壇在京召開?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