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從校本設計到校園環境,從課程安排到實踐活動,從老師教導到家長配合
海口:美育進校園 文化潤人心
城西中學的校園里筆墨飄香。
海口網10月11日消息(記者 劉曉惠)9月26日,省教育廳公示了海南23所中小學入選美育示范學校復查審核名單。其中海口市有3所學校入選,分別是海口市第十一小學、城西中學和海口市瓊山五小。
“美育教育”是素質教育的拓展,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需求。美育校園的創建旨在培養孩子感受美、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從校本設計到校園環境,從課程安排到實踐活動,從老師教導到家長配合,每一個細致的環節都對孩子進行著“潤物無聲”的審美教育。讓我們走進海口這3所學校,看看美育示范學校如何引領孩子走在“美”的路上。
十一小: 讓孩子都有專屬課堂
藝術教育一直是海口市第十一小學的金字招牌,在海口市民的印象中,從十一小走出來的孩子都是多才多藝的好苗子,從吹拉彈唱到琴棋書畫,學校給孩子們多方面發展的大舞臺,在這里,每個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專屬興趣課堂。
十一小以民樂教學為突破口,不斷探索實踐藝術教育校本課程并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目前,學校組建有民樂團、管弦樂團、合唱團、舞蹈隊等四大類藝術團體,成立了國際象棋校隊,以及朗誦、美術等興趣小組,只要學生們感興趣都可以參與。
有了興趣社團,還要有展示的空間,十一小充分利用各種節假日,將文藝匯演、匯報演出、校園歌手、器樂舞蹈大賽等藝術活動結合節慶活動開展,熱鬧了節日氣氛的同時也給學生展示自我的平臺,提升校園豐富多彩的文化氛圍。
除了提供平臺,十一小也積極推動藝術團體參加公益演出、各級各類比賽以及開展對外交流,為學生參加社會藝術實踐活動創造有利條件,有力地提高了學生接受藝術教育的積極性。
二十四年的實踐探索,十一小的藝術教育結出了累累碩果,在藝術的熏陶下,學生提高了藝術修養,校園也逐漸形成了“善言、善行、善意”“學美、懂美、創美”的濃厚藝術氛圍。
城西中學:書法藝術進校園
一幅幅優美的書畫作品被精心塑封在活動展板上,懸掛在校園里,不管是蒼勁有力的狂草,還是清新娟秀的楷書,穿透紙張的墨香隨著微風迎面而來,引人入勝。
城西中學的書法教育活動,不僅開展在師生之間,就連校園里的員工和保安也都在學習書法,堅持練習。為了讓書法課程落到實處,城西中學將書法課納入校本課程研發,建立了健全的校本書法課程標準,并依據課程標準、根據校園的實際情況編寫了《書法基礎入門》教材一本。以《書法基礎入門》作為城西中學的書法教學基礎教材,每周每班安排書法課。
校園是一個無聲的“教育場”,應該處處洋溢著“思想和生命”的氣息。城西中學將“寫一手好字,做一個好人”作為書法教學的育人目標,結合國學經典特色工作,以書法藝術作品為表現形式,著力打造具有濃郁文化氣息的墨香校園。城西中學充分利用墻壁、櫥窗、走廊等地,介紹書法常識,展覽學生書法作品。校園內每一面墻壁、每一步臺階,無不體現出“潤物無聲”的德育思想。
學校在班級文化布置中,突出“墨香”二字,積極創建墨香班級,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動手能力。在各班教室開設“寫字作品展示園地”“名人書法碑帖”“佳字欣賞”“作品展覽”“班級手抄報”等定期展出師生的寫字作業、作品等,讓師生每時每刻都浸潤在墨香之中。
瓊山五小的學生們在操場上跳椰殼操。
瓊山五小:立足傳統文化 經典薪火相傳
在瓊山五小的校園里,孔子雕像謙謙而立,花圃邊、墻梁上、教學樓里處處可見《三字經》《弟子規》等國學經典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國學經典對于人的教化作用,恰如‘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所以學校一直把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作為校園建設的重要抓手。”海口市瓊山第五小學副校長許青說。
在美化校園環境時,瓊山五小利用墻壁和橫梁打造文化氛圍,繪就了活靈活現的“十二生肖”,謄寫了朗朗上口的“唐詩宋詞”,講述了寓意深刻的成語故事;在設計校本課程時,學校組織力量編寫了一套六本《走進國學》教材,圖文并茂地摘登并解讀了大量經典詩文。在開展課間活動時,學校精心編排了一套“禮儀操”……
學校的老師們也非常注重引導學生養成讀國學、愛國學的習慣——每周一升國旗儀式后,都有兩個班級上臺向全校師生用自己的方式展示國學知識;除了每周安排一個完整的早讀用來誦讀國學經典之外,每天下午第一節課前還要進行簡短的詩文朗讀。
“創建文明校園,就是要讓每一處設施都有育人功能,讓每一面墻壁都會說話,讓每一條通道都有生命力。”如許青所說,在瓊山五小的科技長廊里,擺放著學生們做的椰雕作品,幾十個椰殼中大部分繪制的都是京劇臉譜,有的大椰殼上還謄著兩句小詩,別有一番意趣。長廊的另一邊,幾根立柱上展示著該校“美德少年”的評選結果,每個孩子幾乎都選擇了古詩詞作為自己的座右銘。
?
相關鏈接:
?海口引進“富碳農業”模式 蘆薈產業園發展綠色生產
專偷豪車財物 海口一男子被抓現行
海口多部門走進學校送森林防火知識
收電纜線將自己收進“班房” 海口一廢品站老板被刑拘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