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制管廊生產基地。
海口網10月12日消息(記者曹馬志 通訊員張曉輝 攝影報道)12日,記者從海口管廊建設方獲悉,全國最大綠色裝配式管廊產業基地——中鐵四局海口綜合管廊預制廠日前正式投產,管廊預制構件年產量和工廠生產自動化程度處于全國領先水平,可縮短30%左右的工期。
該基地位于海口市秀英區,占地60多畝,劃分預制生產區、構件堆放區、混凝土攪拌站等多個功能區。據中鐵四局海口綜合管廊預制廠書記曹衛標介紹,預制廠每年可生產5萬立方預制構件,可滿足20公里單艙管廊的建設要求。同時,生產區設置預制管廊自動化生產線一條,鋼筋加工制作生產線一條,遠期預留PC構件或管片生產線一條。
工人在管廊現場拼裝。
曹衛標說,作為一種新型施工藝,疊合裝配式管廊施工和傳統施工方法最大的不同是,工廠定制標準化管廊“零部件”,現場完成管廊“拼圖”。具體來說,該基地根據管廊結構特點將外墻、中隔墻、頂板等構件拆分并標準化設計,外墻拆分為雙層,中間中空,預制在工廠進行標準化生產,現場采用吊車等設備安裝,通過后澆普通混凝土形成一個整體。
工人在管廊現場拼裝。
正在施工的椰海大道地下管廊是目前海口市施工地質條件最復雜、地下管線最多、開挖深度最深的一處地下管廊。記者在椰海大道西延線管廊現場看到,疊合式雙層外墻板、疊合式雙層中隔墻板、疊合式單層頂板和現澆底板等管廊構件運到工地后,工人先后進行管廊外墻、中隔墻和頂板的吊裝和拼裝后,再澆筑自密實混凝土養護成型。為了提升工程質量,施工過程中,墻體與頂板交角采用U型套箍方式連接形成暗梁,暗梁四角穿插四根橫向水平受力筋,墻體與底板連接通過底板預留插筋進行搭接錨固。
工人在管廊現場拼裝。
“我們今年準備申請新的國家級行業工法。”中鐵四局海口綜合管廊預制廠技術專家姚東方說,疊合裝配式管廊施工是一種綠色環保的新工藝,是中鐵四局管廊項目部聯合同濟大學、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進行深度產學研一體化合作的成果,可減少露天現場施工量和產生的揚塵噪音,從而降低對環境的影響,緩解施工帶來的交通疏導壓力。同時,管廊構件實現在自動化的工廠進行標準化預制,有利于提高工程質量,建筑結構更加安全牢固,縮短建設工期。
據介紹,目前,疊合裝配式管廊首批建設試點在美安一縱路、椰海大道西延線啟動,近期計劃陸續在金牛南路、長天路、緯一路、海榆西線等4條管廊推廣應用。據悉,目前,海口地下綜合管廊已建成近30公里。
?
?
相關鏈接:
洋浦投3300萬元防護公共管廊安全 工程將明年8月底完工?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