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施效顰”片段展示 鐘欣 攝
中新網北京10月12日電 (記者應妮)中國兒童藝術劇院最新創排的“中國故事”之《成語魔方四》將于10月21日在假日經典小劇場首演。此次系列劇包含“葉公好龍”“東施效顰”“自相矛盾”三個成語故事,該系列最大亮點是在展現成語本意的基礎上,對故事進行了延展,增加了對故事思考的深度。
“葉公好龍”是一個耳熟能詳的成語故事,編劇孫夢竹和導演楊成在完整呈現這個故事的同時,嘗試讓小朋友們去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喜歡。編劇孫夢竹表示,她小時候會因為毛筆字好看而喜歡它,但當她真正學習時,發現要面對的是無盡的練習,那句“喜歡”就不那么容易說出口了。而現在的孩子們也會面對這樣的問題,“若只愿接受它們美好的一面,排斥它們不那么盡如人意的一面,又怎么能談得上是真正的‘喜歡’呢?”孫夢竹希望能通過這個故事讓孩子與家長共同思考喜歡的真正意義。
“東施效顰”的編劇傅玲和導演何吉光則在人物行為的原因上進行了延展,引領小朋友們去思考什么是真正的“美”。創作過程中,他們試圖去挖掘人物動機,從而展現人性。“人身上的‘內在美’和‘外在美’都很美,但有時候大家會只注重‘外在美’而忽視了‘內在美’,甚至有時候自己也會因為他人的評價而忽視自己身上的‘內在美’。我希望自己的戲能幫助小朋友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除了告訴他們不應該做什么,更應該告訴他們應該怎么做。”導演如是說。
“自相矛盾”是一個本身就充滿故事性的成語,編劇楊雯默進行了九稿的修改。在導演劉奇看來,作為兒童戲劇工作者,不僅要將故事的原意呈現在舞臺上,更應該對故事有所引申,讓故事更加豐滿有趣,不僅讓小朋友了解成語,還能讓他們記住并在生活中應用。
“葉公好龍”片段展示 鐘欣 攝
12日的媒體見面會現場,《成語魔方》劇組展示了劇中精彩的片段。無論是“葉公好龍”里三個性格迥異的縣令,還是“東施效顰”里令人捧腹的西施和東施之對比,抑或“自相矛盾”里演員大跳rap和popping,現場氣氛不僅熱烈詼諧,而且常常能引起小朋友的共鳴。
此次三個成語故事既在整體上保持了風格的統一,又各自有不同的特色。舞美設計王冰說:“‘葉公好龍’的畫面層次更豐富,同時設置了機關龍偶,讓演員可以在臺上‘舞’起來;‘東施效顰’注重意境,運用小橋、荷塘等元素體現江南的如詩如畫;‘自相矛盾’則側重演員與景的互動,屏風不再是單純的二維平面,而是會在演出過程中逐漸變成立體結構,配合表演。”
同時,三個故事都發生在春秋戰國時期,因而在形體和服裝的設計上,既保留了古人傳統服飾和姿態的樣貌,又加入了符合當代審美的元素。
中國兒藝院長尹曉東表示,《成語魔方》系列作品提供了一個不斷挖掘傳統文化、不斷探索創新轉化的平臺,中國兒藝始終懷著敬畏之心打造《成語魔方》系列,力圖做到傳播中國當代價值觀念,傳播優秀中華文化精神,反映中國人的審美追求,通過“小而精”“精而巧”的藝術風格,讓孩子在童趣中體味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完)
?
?
相關鏈接:
?《那年花開月正圓》收官?故事好最重要
“最成功的脫貧故事”從何而來
人物故事|中網奪魁、兩奪大滿貫、重返世界第一,納豆“封神”的2017
《旋風女隊》舉行首映儀式 改編自瓊中女足故事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