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個“雙11”即將來臨,為了讓消費者可以放心地買買買,近期,國家發改委、工商總局、質檢總局、國家郵政局等多個部門密集出招,針對虛假折扣、有價無貨、假冒偽劣、快遞爆倉等亂象采取各類行動和舉措,對今年“雙11”進行全方位規范。
資料圖:雙11即將來臨。中新網記者 李金磊攝
要求不得先漲價再打折
“雙11”還沒到,但是,目前各大電商平臺已經開始預售等各種促銷活動。回顧歷年“雙11”可以發現,“先漲價后打折”是不少商家慣用的銷售伎倆,而這也成為消費者反映的焦點問題之一。
國家發改委去年發布的《2016年“雙十一”網購節綜合信用評價報告》(下稱報告)顯示,促銷活動“暗藏陷阱”,“雙11”網購節期間,在監管部門的努力下,以往消費者投訴較為集中的促銷優惠不實問題有所緩解,但仍較突出。
記者注意到,今年監管部門提前介入,加大監管力度。工商總局近日印發通知,要求各地提前采取行政告誡、聯合座談約談、發布典型案例、加強警示宣傳、強化監測監管等方式,督促指導網絡集中促銷活動組織者和經營者不得發布虛假廣告、虛報特價攬客、實施有價無貨的欺詐行為;不得先漲價再打折,借機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等。
據了解,目前,由工商總局、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商務部、海關總署、質檢總局、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網信辦、郵政局等網絡市場監管部際聯席會議成員單位組成的聯合督查組,正在對部分省市2017網絡市場監管專項行動進行集中督查。
資料圖:網站的信用評分。中新網記者 李金磊攝
發布電子商務領域黑名單
國家發改委發布的上述報告顯示,在2016年網絡曝光的“雙11”網購節失信案例排序中,刷單炒信位居第五。通過分析全網及各大平臺刷單數據,發現各大電商平臺普遍存在刷單炒信行為。
為了進一步抵制“刷單炒信”,國家發改委日前召開“雙11”電子商務領域信用建設工作媒體通氣會。在會上,去年發起成立的“反炒信”聯盟進行了擴盟,7家互聯網企業簽署《反炒信信息共享協議書》,加入“反炒信”聯盟。
國家發改委表示,當前,正會同中央網信辦、工信部、公安部、商務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海關總署等部門開展電子商務領域嚴重失信問題專項治理工作。在“雙11”前后,將發布電子商務領域黑名單,發布《電子商務領域信用風險“雙11”預警報告》和《“雙11”網絡促銷活動期間消費信用評估報告》。
記者注意到,首批500家“電子商務領域嚴重失信企業黑名單”目前已經在“信用中國”網站公布。
資料圖:民眾網上購物。中新社發 張斌攝
集中打假將曝光典型案例
在往年“雙11”期間,部分商家趁機以次充好、以舊翻新,或者大量銷售高仿造假產品,不少消費者反映網購商品存在質量問題。
為此,質檢總局近日下發《關于開展“雙十一”消費品電商領域執法打假集中行動的通知》,決定從10月25日至11月15日在全國開展“雙十一”消費品電商領域執法打假集中行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