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伊斯坎德爾-M”戰役戰術導彈系統實彈射擊演習在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落下帷幕。
       
     您當前的位置 : 國際新聞>

    俄軍伊斯坎德爾摧毀300公里內目標 或成薩德克星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7-11-08 15:49

      “伊斯坎德爾-M”戰術導彈發射訓練

      俄新社莫斯科近日報道稱,“伊斯坎德爾-M”戰役戰術導彈系統實彈射擊演習在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落下帷幕。演習中,指揮員下達命令幾分鐘后,200—300公里內的所有靶標被重型殺傷爆破彈摧毀。這已經是10月以來的第四次演習。就在10月18日,俄羅斯方面宣布,配屬“伊斯坎德爾”系統的新導彈已經完成測試。

      有媒體指出,這種系統的最新改型“伊斯坎德爾-M”和“伊斯坎德爾-K”,足以讓美國“薩德”反導系統束手無策。美國方面則指責這種導彈違反了《中導條約》。更有西方媒體表示,這種導彈是俄羅斯“最危險”的武器之一。

      對此,國防科技大學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馬建光教授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指出,“從技術角度上看,‘伊斯坎德爾’有對付‘薩德’的實力,也足以使對方受到足夠的威脅。因此,‘伊斯坎德爾’部署到哪里,哪里就會成為焦點。不過,它畢竟尚未經過與美制反導系統的直接較量,一切還是要實戰說了算,因為戰場打不贏,一切等于零。”

      俄對“伊斯坎德爾”期望頗高

      “伊斯坎德爾”導彈是俄羅斯軍隊裝備的最先進的戰役戰術導彈,于2006年列裝,其任務是摧毀位于戰役縱深的小型區域目標。它可以使用普通彈、爆破彈,甚至戰術核彈,能有效摧毀50—500公里內的各種目標。鮮有人知的是,這種導彈來自于蘇聯在上世紀80年代時大顯神威的“奧卡”導彈。

      資料顯示,在當年的阿富汗反游擊作戰中,“奧卡”取得駭人戰果,有時甚至代替戰機實施“定點清除”,被阿富汗游擊隊稱為“種族滅絕者”。該型導彈強大的突防能力令美國當時尚處于研制試驗階段的“愛國者”防空導彈自慚形穢,其能突破攔截、打擊美軍部署在西歐境內的絕大多數重要目標。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導彈由于《中導條約》的簽署被銷毀。后來,“伊斯坎德爾”導彈就是在“奧卡”導彈的基礎上進行研制的。

      “‘伊斯坎德爾’的名字來源于古代馬其頓皇帝亞歷山大的波斯語稱謂,足見俄羅斯對這款戰術導彈的期望。”馬建光表示。

      馬建光介紹,作為蘇聯時期大名鼎鼎的“奧卡”戰術導彈的繼承者,“伊斯坎德爾-M”使用的是具備隱形能力的9M723型單級固體燃料彈道導彈,其彈體外形與“奧卡”非常相似。相較于“奧卡”,“伊斯坎德爾”的換代升級主要體現在制導系統上,其具備單車獨立鎖定目標的能力,并采用“光學+‘格洛納斯’導航衛星”的復合制導模式,打擊精度高,圓概率偏差僅2—3米。

      是否違反《中導條約》尚無定論

      《中導條約》全稱為《蘇聯和美國消除兩國中程和中短程導彈條約》,是冷戰的產物,為上世紀80年代美蘇緩和時期簽訂的重要軍備控制協定。該條約要求兩國削減射程為500到5500公里的陸基巡航導彈和彈道導彈,曾被譽為“冷戰時期最成功的軍控協議”。

      對此,馬建光表示,“簽訂這份協議,直接目的是削弱美蘇各自的中程彈道導彈對彼此在歐洲地區軍事基地的直接威脅,從而降低熱戰爆發的可能性。在此之后,美國的‘潘興’中程彈道導彈、蘇聯的SS-20中程彈道導彈及‘奧卡’均被銷毀。”

      “伊斯坎德爾”導彈系統最新的改型是M和K型。前者使用具備隱形能力的9M723型單級固體燃料彈道導彈,后者采用的是9M728型巡航導彈。“這兩套系統其實體現的是俄羅斯對‘伊斯坎德爾’的一種另類但非常有效的使用策略,即‘換彈戲法’。”馬建光指出,“伊斯坎德爾-M”采用的9M723彈道導彈射程只有500公里,而K使用的9M728型巡航導彈打擊距離據稱可達到1000公里,飛行高度低,難以被攔截。

      前述報道中,俄前空天軍總司令維克托·邦達列夫強調,“伊斯坎德爾-M”導彈的射程為480公里,沒有違反《中導條約》。

      “這應該是一種‘避嫌’。”馬建光認為。

      近年來,美國方面強烈抨擊這種系統,認為其性能被低估了,違反了《中導條約》。對此,馬建光表示,“據目前可靠資料來看,‘伊斯坎德爾’的最大射程確實能超過百公里級別,但這最終取決于美俄對系統本身的定義。如果巡航導彈要算入其中,那么美國的‘戰斧’系統也跨越了1000公里級別,因此現在對于‘伊斯坎德爾’還無法給出一個準確的定義,即其是否違背了《中導條約》。”

      可對北約造成極大威脅

      2016年3月,俄羅斯紅星電視臺播放軍事新聞節目《為俄羅斯服務》的畫面中,俄空天軍部隊駐敘利亞赫梅明空軍基地的跑道東側出現了一輛“伊斯坎德爾-M”導彈發射車,這在當時引起了西方輿論的廣泛震動。

      隨后一段時間里,西方媒體更多地發現“伊斯坎德爾”在敘利亞戰場使用的痕跡,指出這是其首次在戰場中使用。而美國《國家利益》雜志網站在報道此事時,更是使用了這樣的標題——《據報道,俄最危險的“伊斯坎德爾-M”導彈現已部署在敘利亞》。

      對此,馬建光指出,“伊斯坎德爾”M型和K型的系統載車均是白俄羅斯明斯克重型車輛制造廠的MZKT-7939型發射車。從外觀上看,在行駛狀態下,無法判斷發射車內裝的是何種導彈。

      “俄羅斯利用M和K的‘變戲法’,巧妙避開《中導條約》的同時,可以有效使用巡航導彈對距離更遠的敵方作戰目標實施精確打擊。因此,俄軍部署在加里寧格勒的‘伊斯坎德爾’便可直接攻擊美國駐德國的軍事基地。這才是‘伊斯坎德爾’對美國和北約的真正威脅之所在,遭到美國抨擊在所難免。”他說。

      與“奧卡”一樣,“伊斯坎德爾”有著優良的突防能力,其末端飛行軌跡為不規則機動路線,增加了防御難度。有媒體甚至表示,“伊斯坎德爾”是打破美反導體系的一個至關重要的武器,將會對“薩德”系統形成致命打擊。

      馬建光指出,“不能絕對地說‘薩德’無法擊落‘伊斯坎德爾’,畢竟其還沒有經過真正的直接對抗。只能說目前來看,即使是‘薩德’上場,對‘伊斯坎德爾’的有效攔截率是比較低的。”

      “從目前來看,‘伊斯坎德爾’要形成可觀的戰斗力,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列裝數量相對較少,這需要俄羅斯加大投入,特別是新裝備的配套設施需要及時跟進。此外,俄軍工集團內部人士稱,‘伊斯坎德爾’的抗干擾能力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而廠方已在積極準備對系統的電子設備進行更新升級。”馬建光最后指出。(張強)

    ?

    ?

    相關鏈接:

    伊朗否認也門武裝組織射向沙特首都的導彈由伊朗提供
    卡塔爾譴責針對沙特的導彈襲擊事件
    沙特防空部隊在首都東北部成功攔截導彈
    六支地空導彈部隊角逐空軍“藍盾-2017S”金盾牌

    ?

    ?

    相關鏈接:
    六支地空導彈部隊角逐空軍“藍盾-2017S”金盾牌
    沙特防空部隊在首都東北部成功攔截導彈
    卡塔爾譴責針對沙特的導彈襲擊事件
    伊朗否認也門武裝組織射向沙特首都的導彈由伊朗提供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張強] [編輯:(見習)陳家煜]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