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昆明一幼兒園舉辦萬圣節“派對” 幼童“花樣走秀”。中新社記者 任東 攝??
商業化助長因利害義:警惕“搶跑 ”式學前教育
近段時間以來,一些商業機構對學前教育領域的投資熱情空前高漲。我國一家學前教育機構赴美上市,開盤即漲40%,更加大了市場的想象空間。
資本對學前教育領域的關注,有其商業邏輯。然而事涉教育,也令人有所擔憂:如果僅以盈利為目的,學前教育或因利害義,有違孩子健康成長之道。
嬰幼兒期是一生接受教育的關鍵時期,學前教育應該選拔最優秀的教師,配備較為優質的硬件條件。然而,目前國內相當比例的幼兒教師學歷、能力等都難稱優秀。近年來,各級政府都在加快公辦幼兒園建設步伐,但短期內公辦幼兒園供不應求的格局仍難改變。同時,隨著全面二孩政策的放開,80后、90后父母對早期教育的重視程度逐年提高。
在這種背景下,優質的學前教育成為稀缺資源,具有“穩定現金流”的早教市場受資本追捧,也屬常態。有人預估,學前教育市場規模在千億級。
不過,商業指標或許可以衡量許多領域的發展成就,但恰恰不適用于教育,尤其是學前教育。因此,不宜放任商業力量野蠻生長。
如何向家長證明所提供的教育是“優質”的,從而吸引生源?目前,民辦幼兒園多用機械填鴨方式,讓孩子學到更多“知識”。這種做法以犧牲孩子心理健康為前提,屢受批評卻屢禁不止。究其原因,成績是顯性指數,而心理健康是隱性指數。在目前教育評價體系尚不完善的情況下,不了解、不尊重教育規律者,都容易做出功利的判斷。
在許多國家,超前教育都是被禁止的。歐洲許多國家都有相似立法,德國甚至把這一條寫進基本法里,禁止家長在幼兒園的教學之外給孩子補課。
雖然我國學前教育并沒有升學率的要求,也沒有任何知識學習型指標,但相當一部分家長都有“恨不得把小學的知識全部在幼兒園里教完”的“搶跑”心態。“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是精明的商家發明出來的一句廣告語,現實中卻左右了無數家長。
要從根本解決學前教育的過度商業化問題,還需政府加大投入,以保證學前教育向公益普惠性方向發展。
?
相關鏈接:
海南省海防與口岸辦黨總支部赴定安母瑞山開展教育活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