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共筑文明城 奮進新征程
——海口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綜述
經過改造,海口騎樓面貌煥然一新。 記者黃一冰 攝
昔日臟亂差的南渡江畔,蛻變成親水生態公園,小游園如滿天星般散落在街角,家門口就有綠色氧吧;美舍河在城市更新中實現蝶變,水清岸綠白鷺飛,前來休閑的市民絡繹不絕;農貿市場和背街小巷經過“整治美容”,跟暗臟臭說再見,居民笑容燦爛;一條“12345”熱線,連起民生萬家情,數千網格員走街串巷,職能部門上門“跑腿”,在基層一線化解居民煩心事兒……
文明創建,讓城市生活更美好。海口在全國文明城市創建中不松氣不歇腳,內外兼修,久久為功,實現城市華麗蝶變。
民生為本 打造幸福海口
11月16日上午,白龍農貿市場,車輛停放有序,地面干凈清爽,環境寬敞明亮,買菜市民絡繹不絕。“菜市場變化太大了,以前又臟又臭,現在買菜就像逛超市。”老海口林月芳為市場改造后的舒適便利豎起大拇指。
市民的痛點就是改造的起點。為了告別臟亂差,海口堅持疏堵結合人性化改造,在取締181個占道疏導點和馬路市場的同時,逐步完成全市42家農貿市場改造升級,新增市場面積3萬平方米,妥善安置流動商販3200多名,農貿市場儼然是城市新名片。國務委員王勇在海口實地檢查工作時,點贊海口的農貿市場像超市一樣,全國一流。
堅守以民為本的思想,是創建文明城市過程中貫穿始終的不變初心。為此,海口每年將75%的財政支出投向民生領域,統籌實施小街小巷改造、水體整治、城區道路、文化科普設施、環衛設施、農貿市場改造等惠民工程,著力補齊發展短板,筑牢民生“里子”,撐起城市“面子”,切實提高市民的獲得感。
“宜居宜行靚風景。”共有2434條背街小巷完成改造,這是海口文明創建帶來的美麗蝶變:破損的墻面全部美化、天空雜亂的電纜線揮別“蜘蛛網”狀態、節能路燈照亮出行道路、精心疏通城市“毛細血管”、健身路徑升級休閑生活。
內外兼修,久久為功,美麗海口迎面而來。經過兩年多的文明創建洗禮,城市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城市門戶立面、主次干道、背街小巷……舊貌換新顏,椰城處處是風景,市民生活幸福指數不斷攀升。
文明引領 打造溫暖海口
海口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創建活動,把核心價值觀要求體現到創建工作的各個環節、融入市民群眾的生產生活之中,大力弘揚善行義舉社會正能量,激發市民向上向善向美,擦亮城市文明底色。
11月14日下午,大雨襲擊海口,城市文明在考驗中愈加閃亮。當日下午5點,一名男子焦急地向正在海德路口執勤的交警求助,稱有一名孕婦急需要到省婦幼保健院就醫。由于前往省婦幼保健院的路段積水約有80厘米深,車輛無法通行。正在現場執勤的海口公安交警龍華大隊協警黃克安等人立即使用抬架,從季季香酒樓路段一路緩行,終于在一小時后將孕婦安全送達醫院。
文明融入日常,點滴折射光亮。在雨潤自閉癥兒童培訓中心里,“兔兔姐”是每一個“星星的孩子”所熟悉的大姐姐。海口市民林琳自從5年前結緣自閉癥兒童后,便下定決心,竭盡所能幫助自閉癥兒童和家庭,讓他們走出“自我”的世界,許多“星星的孩子”在她和愛心市民的幫助下重獲新生,融入社會。
遇見美好,溫暖同行。精神文明建設重在建設、貴在堅持,文明城市創建過程也是提升市民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的過程。據統計,海口擁有志愿服務團隊3203個,26萬名注冊志愿者活躍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開展文明勸導、交通疏導,成為城市文明建設的重要生力軍。海口正創新宣傳方式,將文明創建的觸角進一步延伸到學校、企業和村鎮,并將文明創建覆蓋到日常工作的全領域和平常生活的全過程。
“繡花”為功?打造精細海口
文明創建是個宏大主題,還是一場持久戰。海口嚴格對照《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對城市文明創建制定的220多項測評指標,堅持問題導向,著力讓城市管理像繡花一樣精細,提升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
高位推動,構建全民齊創機制。海口建立市級領導掛點、市直單位包點的工作機制,把43個鎮、街作為創建主體,將1000多個創建指標精確分解到掛點市級領導和包點單位,落實到每一級黨組織、每一個“一把手”,實現無遺漏、無盲點、無縫隙的領導主體責任全覆蓋。
在海口“雙創”工作指揮部,有一面墻上掛著一張巨幅全國文明城市重點實地考察點位圖,被稱為“創文”作戰圖:近千個和文明創建有關的文化服務中心、酒店、賓館、汽車站等都被一一標注,并且用黃、藍、紅不同顏色的磁鐵表明未達標、整改中、達標三種狀態。
文明創建每個專項工作都有精細的行動路徑圖:海口制定了《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實地考察城市社區點位標準》等46項標準。同時,成立城市警察支隊和旅游警察支隊,推行“公安+城管+N”聯合執法;建立城鄉一體化的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處理體系和農村環境衛生管理機制,建成區主要道路機掃率達100%,成為全國第一個主城區全面實現環衛一體化改革的城市……
為了建立常態創建機制,海口充分發揮12345政府服務熱線“指揮棒”“繡花針”和“連心橋”作用,由熱線平臺統一調度指揮,91個熱線成員單位密切協作,構建無縫銜接的大聯動機制,30分鐘內對市民投訴、求助做出有效反映。“12345”熱線黨支部書記張賢海介紹,“12345熱線+網格化”工作模式可以連接每個網格員,全市2000多個社區網格1835名網格員,攜手公安、工商、環保等專業網格員,社會愛心人士等,讓群眾反映的問題可以在基層很快被解決。
城市更新?打造宜居海口
海口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為保護生態環境做出我們這代人的努力。“十九大報告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而海口科學系統推進水體治理,就是深入踐行生態文明建設的具體舉措。”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所長王晨說,美舍河治理是生態治水的典范。
在許多市民的記憶深處,過去的美舍河,河水清澈、鷺鳥成群,阿婆在河邊洗衣、孩童在水中嬉戲……承載了太多老海口人的記憶,但在近年來的快速城市化進程中,因美舍河的生態功能逐漸失調和城市雨污分流不徹底,美舍河美麗不再。
在美舍河治理中,海口堅持水岸同治,融入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理念,統籌推進源頭減排、過程控制、系統治理,一條“水清、岸綠、景美、民樂”的生態景觀廊道正迎面走來,逐步蛻變成城市綠色休閑新名片,讓人們在城市的快速發展中依舊可以感受到“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住的鄉愁”的情懷。
不僅如此,正在加快推進的城市更新工作中,海口從居民生活痛點出發,著力推進城市生態修復,緊盯交通優化、棚戶區改造、水體治理、城市增綠、文化復興、土地修復、品質提升等各個方面,系統施治,用好“繡花功”,加快根治“城市病”,不斷提升居民獲得感和幸福感。
海口美,最美風景是文明。目前,海口正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問題導向,牢固樹立重在建設、貴在堅持的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持續深入鞏固創建成果,加快建設國際化濱江濱海花園城市,扛起建設美好新海南的省會責任擔當,以優異的成績為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獻禮!
(海口網11月19日訊)
記者曹馬志
?
?
相關鏈接:
誠信展銷24年 上海秋冬羊毛衫服裝展海口啟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