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沙特國內打破了數十年來“刑不上親王”的規定,逮捕了包括11個王子和諸多重臣在內200多人,并成立國家最高反腐敗委員會,由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領銜。
作為“85后”王室“掌門人”,穆罕默德去年推出“2030愿景”,試圖通過對國防、外交、經濟和社會改革的“四輪驅動”,塑造一個“大膽改革者”的形象,實現沙特的轉型。
但同時也引起了外界的擔心:搞經濟轉型多弄幾個“輪子”驅動一下肯定是好事,但也不無風險。
困境
風險往往體現在困境中。
眾所周知,沙特最大的支柱是石油,其“石油土豪”的形象也深入人心。沙特一度憑借豐富的石油資源,不僅滿足了國家基本需求,還可以憑借石油出口賺取巨額美元,購買世界先進武器,維護國家安全。
但這一招似乎也逐漸行不通了。
首先,沙特雖然是石油大國,但沙特的石油絕非印度洋的海水一樣,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其次,由于能源科技的發展,國際油價一度大跌,依靠油氣出口的沙特經濟遭受重創。僅僅今年上半年,沙特外匯儲備就一度跌破5000億美元。
石油優勢沒有了,沙特想要繼續揮金如土,購買先進武器來確保自己安全的做法似乎也難以為繼,用高福利政策讓社會成員繼續安于本分的做法也恐怕早晚推行不下去了。到那時候,外有伊朗的壓力,內有國民對于現狀的不滿,沙特的王座還能安穩多久必然成為大問題。沙特想要繼續安享石油帶給他的“小確幸”,似乎有點困難。
這樣的局勢,沙特高層必然明白。王儲穆罕默德的做法,包括薩勒曼國王對他的支持態度也正透露出沙特王室對于自己的未來還是有一個相對清醒的認識。
穆罕默德王儲提出的一系列經濟政策,不管是“2030愿景”還是投資5000億美元的造城計劃都是想改變這種局面,讓沙特別再“躺”在油桶上,而是全面發展國民經濟,引入現代科技和社會組織結構,讓自己綜合國力匹配自身的戰略定位。
只是這樣一來,國家看似是有希望了,但帶來的沖擊,必然考驗著沙特王室的智慧。
其中最嚴峻的,必然是意識形態的沖擊。
意識形態
一個國家想要穩定,必然要有一個官方的意識形態,可以是“自由”“安全”或者“發展”。但是在沙特這個伊斯蘭教國家,毫無疑問就是“瓦哈比主義”。
“瓦哈比主義”脫胎于伊斯蘭教“瓦哈比派”,崇尚革除多神崇拜和一切形式的“標新立異”,“回到《古蘭經》去”,恢復先知穆罕默德時期伊斯蘭教的“正道”,嚴格奉行認主獨一的教義。也就是說,它的價值觀,是追求一切生活應當簡單如一千多年前的社會。換句話說,在他們看來,許多現代生活方式是墮落的。
在一個簡單的農耕經濟或者游牧經濟的世界中,這種生活方式或許的確有助于人類社會的道德水平維持一個不錯的標準。
但是很不幸,世界潮流,浩浩蕩蕩。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根植于人類本性的原動力。妄圖簡單地通過教派說教,去壓縮人對于“幸福”的向往,從來都是不切實際的。
“瓦哈比主義”雖然帶給沙特巨大的保守性,可是世界上哪有不漏風的墻?全球化下的“地球村”早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世界的變化和各種不同的觀念早已逐漸滲透到沙特的各個角落。
對此,沙特王室一直保持高度警惕并且時有鐵腕政策,防止沙特國內存在各種“暗潮”涌動。例如前段時間鐵腕鎮壓什葉派,槍斃了其代表性人物尼米爾,就是一個例子。但帶來的后果是,引爆了“沙特—伊朗”之間早就積累的種種恩怨,給沙特人民的內心一個巨大的沖擊。
當然了,如果能夠有一種政策,可以一邊確保社會成員擁有像以前一樣的生活水平,另一邊通過類似“揚善懲惡委員會”這種強力部門,去保證把以“瓦哈比主義”作為立法精神的“宗教的規定的一切”的“沙里亞法”落到實處,也不是不可以。
但這只是個治標不治本的對策,沙特王室也清晰地認識到了這一點。
突破
穆罕默德提出“回歸溫和伊斯蘭”,在實質上就是對沙特目前的“瓦哈比主義”立國現狀發起挑戰,便于自己的經濟政策能夠推行得下去。但在意識形態上放棄了與宗教保守派瓦哈比的時逾300年的聯盟可是頗有風險。
可以想見,作為一個存在了300多年的立國價值觀,即便穆罕默德貴為王儲,但對其發動挑戰所需要的不光是勇氣,還得有更加強力的手段。在一個王權國家中,還有什么比“乾綱獨斷”更加強力的手段嗎?作為父親的沙特國王薩勒曼,除了能夠在政治上對兒子進行支持和庇護之外,將王位盡早傳給他恐怕更是一種莫大的幫助。
未來
可以看見的是,穆罕默德王子的改革努力不僅僅是引導這個沙漠黑金王國走向真正現代化的正確方向,對于這個世界也同樣是非常有利的。
今年10月,王儲穆罕默德宣稱沙特將投資5000億美元,建全球首個跨國工商新城NOEM新城,從經濟角度來說,這一“夢工廠”的建設是多少奢華酒店都不可比擬的。放緩建設酒店等奢華建筑,大筆的石油美元能夠投入科技創新項目,顯然是對人類智慧財富的巨大貢獻。
從政治角度來說,從最保守的“瓦哈比主義”立國轉向溫和的伊斯蘭,可以對目前肆虐世界各地的恐怖主義起到“釜底抽薪”的效果,這顯然是國際社會之福。別忘了,不管是“基地組織”還是“ISIS”的核心意識形態都是極端保守的原教旨主義,他們的恐怖主義行為不過是這種意識形態的二階派生物。
只不過,雖然薩勒曼父子的方向正確無疑,但是這種鐵腕做法顯然也會動了利益集團的“奶酪”,或許會引起一系列嚴重的社會問題。
首先,原本相對穩定的精英階層,可能因為薩勒曼父子改變“祖訓”和挑戰“瓦哈比主義”而出現分裂。
其次,隨著改革步伐的推進,下層群眾在權利意識覺醒之后,發現沒有一個有效的意識形態將其聚攏起來,再或者沙特的社會改革速度不能滿足他們的要求,從而引發社會動蕩。
在未來,或許只有兩樣東西能夠確保這位年輕的王子實現自己宏偉藍圖,一個是他的鐵腕手段,另一個就是沙特國民對他的“愿景”信任程度。鐵腕手段已經頗見成效,但是想贏得國民的信任,或許還需要時間對王儲的檢驗。
今天沙特的一系列作為,都表明沙特正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上。未來的沙特會是怎樣,我們或許可以靜靜等待。(千里巖)
?
?
相關鏈接:
沙特外長:反腐風暴兩年多前就開始醞釀了
以首次證實與沙特秘密接觸 外媒:均視伊朗為威脅
秘密聯系?以色列似有意與沙特聯手對付伊朗
(國際觀察)沙特伊朗矛盾何時了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