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上午,全省文明生態村創建工作現場經驗交流會在海口召開。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國清作題為“建設新時代文明生態家園,共享美好新生活”的交流發言。
近年來,瓊中緊緊圍繞“打綠色牌,走特色路”總體發展思路和“一心一園一帶八區”總體發展布局,打造出什寒村、番道村、新民村等一批文明生態村精品,呈現出農村面貌明顯改善、農業經濟加快發展、農民收入持續增長的良好局面。
李國清從五個方面概括了瓊中創建文明生態村的經驗。一是堅持規劃引領,加強頂層設計。瓊中堅持“規劃引領、示范帶動、全面推進、配套建設、突出特色、持續提升”的工作理念,緊扣“宜居、宜業、宜游”目標,確立了“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韻”的規劃設計建設思路。結合全域旅游和產業小鎮建設,突出黎苗文化和綠色生態兩大主題,實施嚴格把控生態關;留住“鄉愁”、留住民族特色文化。
二是堅持完善基礎設施,提升配套功能。瓊中把財政投入、農民自籌、幫扶共建、社會參與結合起來,統籌協調推進危房改造、“五網”建設、改水、改廁等基礎設施建設,完善主體打造和配套設施,提升農村生態人居品質。
三是堅持生態保護,優化人居環境。瓊中已經逐步探索出了一條既保護生態環境,又促進農戶增收的農村科學發展新路子。運用“政府+社會資本合作”(PPP)的投融資模式開展農村水環境治理,并深入開展“清潔家園”“清潔田園”“清潔水源”專項整治活動。目前,瓊中已經實現農村垃圾清掃全覆蓋,農村垃圾清掃收運覆蓋面達90%以上。
四是堅持產業培育,促推農民增收。突出提質增效,以全域旅游驅動鄉村生態旅游發展;強化全域旅游頂層設計,完善旅游配套設施和政策;突出特色高效,提升綠色農業發展水平。瓊中實施了橡膠、檳榔等大宗農產品單產效益提升計劃和特色產業“百村百社、千人萬戶”創業致富計劃,建設了綠橙、桑蠶、山雞、小黃牛、蜂蜜等良種基地和綠色品牌,推動電子商務進農村。
五是堅持以文化人,提升鄉風文明。注重在創建文明生態村過程中,深入挖掘黎苗風情、人文歷史等元素,充分利用農民房屋外墻、擋土墻等地,發動當地農民、農村文化人、鄉鎮文化站及其他民間組織參與,打造“農村文化墻”,形成獨特的人文景觀。構建長效機制,營造文明和諧鄉風,專門印發了推進移風易俗文件。充分發揮當地黎苗群眾喜歡唱歌跳舞、民間傳統藝術豐富的優勢,大力扶持民間文藝隊伍的發展。
?
?
相關鏈接:
海口文明禮儀活動拉開序幕 滋養文明心境?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