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日本侵華時期,日寇強占吉林遼源煤礦,用8萬勞工生命換取侵略戰爭的煤炭資源,留存至今的遼源礦工墓是東北地區最大的礦工墓。
       
     您當前的位置 : 社會新聞>

    題:血染的黑色礦井——紀念日本侵略時期吉林遼源8萬死難礦工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7-12-12 15:22

      新華社長春12月12日電?

      新華社記者孟含琪

      日本侵華時期,日寇強占吉林遼源煤礦,用8萬勞工生命換取侵略戰爭的煤炭資源,留存至今的遼源礦工墓是東北地區最大的礦工墓。

      第4個國家公祭日到來之際,記者走進吉林遼源礦工墓陳列館,了解日本侵略者殘害中國勞工的那段血淚史。

      人間煉獄

      “那時西安(遼源)煤礦就是一座巨大的監獄。”86歲的孫元信提起70多年前日本侵略的往事時,心中仍存著本能的恐懼。

      “日本侵略時期,這里死難的中國同胞約有8萬余人。”遼源礦工墓陳列館文物管理員劉宏穎說,如今遼源礦工墓留存著很多遺址,見證了中國同胞的苦難史。

      招、抓、逼、騙……在14年的殖民統治中,除了當地,日本殖民者從河南、河北、山東、山西以各種方式抓騙大量勞工押運到遼源煤礦,這些勞工從此仿佛置身地獄。

      “人只要進去了就不再有自由,日本人會把犯錯的人用鉸刀絞碎,水一沖,人就沒了。”已經故去的呂維漢等老人在回憶錄中提到,當時他們吃著最糙的糧食填不飽肚子,用洋灰袋綁在身上當衣服,躺著不許睜眼,不許互相說話,上廁所不能穿衣服,每天在井下從事十四、五個小時的高強度作業……饑餓、勞累、事故、體罰,讓無數礦工慘死。

      孫元信清楚地記得,在他所處的采煤區,除了5棟供礦工睡覺的房子外,還有一處“病棟”。“有病的、上不了工的工人扔進去后就再也沒人管,在附近都能聽到哀嚎和呻吟聲。”他說。

      有的餓死,有的病死。日本侵略者和漢奸將遺體抬出,成堆地埋在山上,至今有關部門已經挖掘了6個堆滿中國礦工遺骨的萬人坑。在一處名為“方家墳”的山澗里,當時僅用了1年零8個月就被遺骨填滿。“日本人又在西坡建了‘煉人爐’,將成千上萬的遺體扔進去焚燒,甚至還把沒咽氣的活人也扔進去一起燒。”幸存者馬金榜說,那時候煉人爐晝夜冒著濃煙,至今在遺址依舊能見到一尺多厚的骨灰和焦土。

      要煤不要人

      “日本侵略者對遼源煤炭的掠奪,實際上是對中國經濟掠奪的一個有力證明。”劉宏穎說。

      早在1917年,日本侵略者就在遼源以日資滲透的形式創建了中日合辦的公司,占據當地大部分煤炭。“九一八”事變后,其以武力全面占領煤礦。為了實施經濟掠奪計劃,日本人采用“以人換煤”的野蠻手段,用無數勞工生命換取侵略戰爭的煤炭資源。

      1963年,有關部門在挖掘礦工墓時,在一具遺骨的左胸部位發現了一個腐爛膠夾,內有一張名為“牛世清”的勞工工票。根據上面的記載,他一個月應得工資32.34元,但在17項扣款中他占了10項,再扣去上月欠款,這個月他分文未得,反欠了4.24元。

      據“西安礦業所”相關資料記載,1941年每個采煤工人每天采煤1.88噸,每噸售價是22.65元。牛世清一月創造價值1277.46元,但工資總額只占所創造價值的2.5%。“工票記錄了日本侵略者采用延長工時、克扣工資等手段,壓榨盤剝礦工的歷史事實。”劉宏穎說。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后,日本侵略者對煤炭資源的掠奪達到了瘋狂的程度。1932年,當地煤炭年產量是16.8萬噸,1943年竟達到了209萬噸。劉宏穎說,從1931年占領至1945年投降,日本侵略者在遼源掠走約1550萬噸煤炭,獲得近億元利潤。以如今我國載重60噸的運煤貨車車廂來計算,這些煤能裝258160節車廂,將這些車廂收尾相連,是從長春到東京兩倍的距離。

      “日本人的口號是要煤不要人。”孫元信說,粗放的開采方式導致事故頻出。日本侵略時期,遼源煤礦發生特大惡性安全事故達數十起,死亡人數無法計算。僅1942年泰信一坑發生一次瓦斯煤塵爆炸,就有617名礦工遇難。

      銘記歷史 珍惜當下

      12月13日是國家公祭日。遼源礦工墓陳列館于2015年重新擴建了公祭廣場,每年都有大量中國百姓、外國友人前來憑吊,緬懷歷史,至今共接待國內外觀眾600萬人次。

      館內珍藏230件文物藏品,主要是日本侵略者遺留下來的礦山所用的生產設備、文化與生活設施,還有與礦工息息相關的生產及生活用品。

      見證過人間煉獄的眾生慘相,日軍投降,以及建國后遼源煥發新生等歷程,如今孫元信、馬金榜等老人晚年生活幸福,這些健在的幸存者還來到陳列館擔任公益講解員。“希望大家能記住這段歷史,珍惜當下的幸福生活。”孫元信說。

      老館長劉玉林在遼源礦工墓陳列館工作了近30年,他告訴記者,礦工墓是教育廣大群眾不忘國恥、珍惜當下和平年代生活的生動歷史教材。“現在能夠記憶、口述這段歷史的幸存老礦工已經不足10人。”他說,近10年來,陳列館將他們的經歷整理成回憶錄,供世人永遠銘記這段歷史。

    ?

    ?

    相關鏈接:

    黨和國家領導人將出席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
    最年長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去世 享年100歲
    老兵憶南京大屠殺:那一天 父親喪生在日軍槍口下
    南京湖山村祭奠被侵華日軍屠殺的死難者

    ?

    相關鏈接:
    南京湖山村祭奠被侵華日軍屠殺的死難者
    老兵憶南京大屠殺:那一天 父親喪生在日軍槍口下
    最年長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去世 享年100歲
    黨和國家領導人將出席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
    [來源:新華網] [作者:張倩] [編輯:吳金程]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