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電子屏幕發現視力下降了,這只是表象,其認知能力可能有更大程度的損害。”日前,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研究員張運紅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電子產品對視力的影響就像水面之上的冰山,能被覺察到時,對大腦認知反應的影響已經積聚得很深了。
幾年前,英國4歲女孩因平板電腦上癮接受治療的消息給人們敲響了電子產品危害的警鐘,然而“狼來了”的警告并沒有產生逆轉性的影響,隨著智能設備的普及,人們“面屏”的時間越來越長。
“需要建立一個科學、標準、綜合的顯示視覺健康的評價體系,讓公眾了解電子產品對視覺視力、大腦神經等的影響有哪些,不同顯示設備的影響有什么不同。”張運紅告訴記者,國際上這方面的研究不是很多,因此,亟須設計出基于心理物理學、生理學、眼視光學、認知神經科學等多學科的規范測評技術和評價標準。
為此,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戰略性先進電子材料”重點專項“新型顯示視覺健康研究”項目中,專門設置了“顯示視覺健康評價方法和評測平臺及標準研制”課題,對顯示器件視覺安全和視覺健康的評價標準進行研究。
“視疲勞是最直觀的感受,那疲勞用什么客觀指標來測量呢?”張運紅將研究做了逐步拆解,“眼視光學、用戶績效評價、心理認知反應等都是需要關注的方面。”
研究人員會通過儀器了解被測試者的生理心理指標,其中的一個方法是進行視疲勞的腦電測試。張運紅說,腦電波監測儀會將生物電放大幾萬倍顯示出來,而眼睛的運動則可以通過高速攝像頭捕捉到。
通過這些專業設備,課題組將能夠“管窺”到觀看1個小時動畫片后孩子的變化。研究表明,孩子的認知能力有所下降。“對面孔加工能力產生影響、對注意能力產生影響,長期使用電子屏幕甚至還會使反應抑制能力下降。”張運紅說。
面孔加工能力下降對應的日常現象是人們經常說的:好像見過、但不記得在哪見過或者記不起是誰。“認出這個是人臉,但不能快速調取這張臉背后的信息,就是面孔加工能力的下降。”張運紅解釋。
反應抑制能力對于孩子來說,是最關鍵的執行控制能力。如果孩子發現好玩的東西就開始冒險,或者生氣發怒時就大哭大叫,說明抑制能力開始不起作用了。科學研究表明,這一能力與孩子的語言能力、記憶能力、自我管理、環境適應等重要能力密切相關。
“因此,4歲之前,孩子不應該接觸任何的電子產品,”張運紅說,人們常常關注的是對孩子視力的損害,其實對孩子的大腦發育也是有很大影響的,“只是現在的神經科學還沒有解釋清楚機理,但影響肯定是存在的。”
“我們通過大樣本的方法,建立了一個顯示器件光電性能與觀看者視覺健康關聯的機理模型。”張運紅告訴科技日報記者,通過對測試者進行長時間的追蹤調查,并與相關的醫療機構共享信息,他們以臨床人群數據作為訓練集,利用深度學習算法,進行驗證。
“市場上的顯示設備更新換代很快,除了2D的屏幕,還有3D的眼鏡、頭盔,材質上還推出了OLED等新技術,這些新設備對人的影響好不好,有多大,都需要一個權威‘標尺’。”張運紅表示,之前都是拿產品的性能“標尺”來判斷產品好壞。“事實上,性能越高,人卻不一定感覺越舒服,對人的保護也不一定是最好的。”
“我們倡導一個對人的生理、心理友好的,健康、舒適的顯示設備。為此,一個權威的、以人為研究對象、以人的各方面反應指標為依據的視覺健康測評指標體系亟須建立,并通過規范視覺健康測評方法,建立顯示器視覺健康智能化測試評價平臺,使‘面屏’的舒適度大大提高。”
?
?
相關鏈接:
大眾呼吁德國取消柴油車補貼 促進新能源技術
基因編輯技術向遺傳病宣戰 明年或啟動臨床試驗
六旬老人走失兩天 警察利用人臉識別技術助其回家
中俄互設高鐵技術聯合研發中心 加快項目進程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