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84歲老人金際銀護林數十年獲評“中國好人”
中安在線訊 據新安晚報報道,“中國好人”金際銀的名字為人熟知,他獨居董鋪水庫岸邊幾十年,看護合肥“大水缸”旁幾百畝的公益林,為這片水源涵養林防火防盜。但84歲的他年事已高,又患過食道癌,已經力不從心。于是,他的兒子金長清放棄了從事18年的出租車司機職業,子承父業當起了護林員。不久前,金長清也被評為“合肥好人”。
當了三十多年護林員
金際銀生于1933年,是蜀山新產業園區鄧店村公益林守護人。30多年來,他以林為家,守護著“大水缸”邊800畝市級公益松樹林。“我是從1985年開始護林的,從此就住進了村里專門蓋的林區房子里,駐扎在林區。”那時候,這里的樹苗只有一雙筷子高,如今,屋外的樹苗已經歷風雨長成參天大樹。
幾十年來,金際銀每天清晨5點起床,然后穿上膠鞋,戴上草帽,扛上打火把便出門,在森林里每天要待上四五個小時,他也因此被評為“中國好人”。
幾年前,他被查出患有食道癌,但他還是放不下這片公益林。“這片林子是合肥大水缸的屏障,也是我的家。”于是,老人開始讓幾個孩子來幫他護林,也希望有孩子能子承父業。
但是,護林員的收入不多,而且讓很多年輕人難以忍受的是,護林員的工作枯燥而艱苦,不僅需要住在林區,還要擔驚受怕。金際銀告訴記者,他幾乎每年除夕都在林區度過,“晚上睡覺一旦聽到有什么啪啪的聲音,就趕緊起來查看,生怕出現火情。”
最小的兒子接過重任
金際銀最小的兒子金長清,小時候就跟著父親經常來到這片林地,深知父親對這片林子的深情。于是,2013年,42歲的金長清放棄了原本收入穩定、從事18年的出租車司機職業,回到了老家,幫助父親擔起了看守800畝市級公益松樹林的責任。
金長清也是一名黨員,在開出租車的時候,他就多次因為拾金不昧受到表揚。2009年,他將乘客遺失在車里的8000元物歸原主,失主還專門來到出租車公司送上了一面錦旗。
“我剛剛回來的時候,父親還不放心,一方面怕自己業務不熟練,干事情不仔細,一方面又怕我剛剛開始守林,耐不住性子。”金長清說,每天父親都要陪他走上那么一段,直到實在走不動了,就在原地等他。
承諾父親一直守下去
當出租車司機的時候,金長清一年能有幾萬元的收入,而護林員的補助每個月只有500元,對此,很多人也不理解。但金長清說,老父親對這片樹林念念不忘,他希望完成父親的愿望,“當做對父親的一個承諾吧。”
金長清說,現在社會治安好了,沒有人來偷樹了,主要就是防火。“林子兩邊有不少墓地,經常有人來上墳,或到水庫玩的人丟個煙頭啥的,這都挺危險。”金長清來林區的這幾年,每年都會遇到幾回起火,“好在沒有特別大的。”
最近一次比較嚴重的火災發生在前年初冬時,那天中午,金長清正在陪著父母吃飯,遠遠就看見水庫邊冒煙了。他一邊打電話通知其他護林人,一邊拿上工具沖了上去,撲打了一個多小時火才熄滅。“那時老人家看著起火了,反應特別迅速,拿起消防打火把就要去滅火。老人家確實年紀大了,小跑兩步就氣喘吁吁,但還是趕到了起火點,幫我們一起把火滅了。看著父親這樣,我更加下定決心,要在這里守林。”(王俊胡正球 記者 項磊)
?
相關鏈接:
【京津冀綠色發展看河北】塞罕壩一線護林員:每天10小時巡查萬畝林場?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