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寶藏》總導演于蕾發言。 主辦方供圖
每周日晚在央視三套播出的大型電視文博類節目《國家寶藏》受到此間學者關注。從2017年年初的《中國詩詞大會》到年末的《國家寶藏》帶動的收視熱,引發學界思考:除了詩詞、文物,還有哪些可以挖掘的文化寶藏可以通過雅俗共賞的方式火起來?
在北京大學舉行的“跨學科視閾下文化節目的創新傳播探討——中央電視臺《國家寶藏》節目研討會”上,專家建議,建筑、書畫、民樂,也可借鑒類似的形式加以弘揚普及。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宣傳司司長高長力表示,這兩年電視文化類節目爆發,帶動詩詞熱、書信熱、文物熱。但文化類節目除了詩歌、書信、文物,還有大量未開采的處女地,如書畫、民族音樂、建筑等。廣播電視要做的不是搞學術研究,而是普及傳播,文化類節目下一步應向深度和廣度擴展。
《國家寶藏》開播六期,相關視頻播放量突破1.5億,豆瓣評分最高達到9.3分,主題曲《一眼千年》也成為各大榜單熱門曲目。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俞虹特別注意網上刷彈幕的年輕人,“這樣一個有歷史厚度的節目吸引了眾多年輕人,說明創新沒有天花板,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