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50歲,活了半輩子,每天土里來土里去,挖洋芋蛋蛋掰苞谷,還從沒來過縣城。”甘肅省隴南市宕昌縣羅灣村民袁愛惠說。
1月18日,兩河口鎮山背村、羅灣村易地扶貧城區集中搬遷活動舉行,政府工作人員為首批搬遷居民發放了鑰匙。
圖為甘肅宕昌縣易地扶貧城區集中搬遷戶的新房。 殷春永 攝
袁愛惠指著照片里的土坯房說,之前一家人擠在“黑窟窿”里,因為常年燒柴,家里到處都被煙熏黑了。如今住上了寬敞明亮的房子,有四間臥室,連沙發、電視、床等家居都配備好了。“以前家里睡木板床,我們老兩口擠在一張一米二的小床上,現在好了,兩米的大床,睡著可軟和了。”袁愛惠笑了。
袁愛惠的老伴楊申學說,當初得知要搬遷時,他巴不得自己是第一批搬遷。“我家四代人,才花了一萬多塊錢就住上這么大的房子。”楊申學說,農民心里的高興說不出花來,打開門的瞬間,就念叨了一句“黨的政策好啊!”
宕昌縣位于甘肅省南部隴南市,地處青藏高原邊緣和西秦嶺、岷山兩大山系支脈的交錯地帶,屬全國、全省最貧困的縣之一。兩河口鎮羅灣村坐落在鎮政府以北約14公里處的高半山處,村里共有156戶650人,其中土坯房150戶。
1月18日,甘肅宕昌縣山背村、羅灣村易地扶貧城區集中搬遷。 殷春永 攝
近年來,宕昌縣開展精細精微精確的“繡花式”扶貧,通過易地搬遷插花安置等措施來實現“挪窮窩、拔窮根”,切實解決“一方水土養活不了一方人”的問題。
搬遷新居后,為解決生產生活問題,當地在農民原有住宅和土地的基礎上,建設了小規模的生產用房,仍可繼續務農。同時,當地農民在縣城打工更加便利了。(完)
?
?
相關鏈接:
甘肅榆中女子建窯洞農莊 尋黃土高原生活記憶?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