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民生活水平不斷改善,消費結構不斷升級,網購已被越來越多人當作日常首選的購物方式,快遞行業景氣也一并水漲船高。
國家郵政局于1月15日發布郵政行業運行情況,2017年,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400.6億件,同比增長28%;業務收入累計完成4957.1億元,同比增長24.7%。
快遞企業業務量和收入的提升也在快遞行業上市公司業績表現上得到了體現,《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5家已披露2017年年報業績預告的快遞公司業績全部預喜,從預告凈利潤變動幅度來看,蘇寧云商(499.32%)以接近5倍的增長彰顯了其過去一年在大力發展自建物流體系方面取得的顯著成效。此外,德邦股份(60%)、韻達股份(48%)、申通快遞(30%)、順豐控股(19.43%)等4家公司預計2017年年報凈利潤同比增長均在10%以上。
從市場表現來看,快遞板塊新年以來表現平平,截至昨日累計漲幅5.94%,低于上證指數同期漲幅1.69個百分點。個股方面,4只成份股期間實現上漲,除次新股德邦股份以外,蘇寧云商表現亮眼,期間累計上漲11.96%,圓通速遞(0.9%)、順豐控股(0.75%)2只個股期間也均呈現不同程度的上漲。
值得關注的是,距離2018年春節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以天貓、京東為代表的電商平臺已經開始為自己“搖旗吶喊”,紛紛推出“年貨節”“超級秒殺日”等促銷活動,以搶占繁榮的節日消費市場。而春節期間快遞能否準時送達則成為了消費者們最關心的問題,據悉,包括EMS、順豐、中通、申通、圓通、韻達、百世、德邦、京東物流、蘇寧物流在內的這10家快遞企業均表示,今年春節期間不打烊,給廣大“網購一族”服下了“定心丸”。
分析人士指出,春節前夕作為快遞行業的傳統旺季,在維持正常配送時效的前提下,考慮到業務量、成本等因素,新一輪漲價或將“一觸即發”。
除上述近期利好以外,快遞行業也迎來了政策面上的遠期助力。國務院辦公廳日前發布《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電子商務與快遞物流協同發展的意見》,明確指出未來將創新快遞價格監管方式,逐步實現商品定價與快遞服務定價相分離,促進快遞企業發展面向消費者的增值服務。業內人士表示,當商品定價與快遞服務定價相分離,快遞企業相對于客戶的話語權將提高,也為提高快遞價格提供了一個路徑。
無論從近期還是長期判斷,快遞行業未來發展的良好趨勢得到了機構的廣泛認同,蘇寧云商、韻達股份、順豐控股、圓通速遞等個股在30日內分別獲得9家、5家、4家、3家機構推薦,后市具有較高的上漲潛力,值得關注。
相關鏈接:
跨境電商概念股再逢機遇?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