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月25日電
新華社記者周瑋
25日開幕的中國美術館2018新年展令人耳目一新。“民族與時代——徐悲鴻主題創作大展”“花開盛世——中國美術館藏花鳥畫精品展”“筆墨當隨時代——弘揚新金陵畫派精神江蘇美術采風作品展”三個重磅展覽,勾勒出中華美學精神傳承與弘揚的時代線索。
先看徐悲鴻主題創作大展,這是國內外第一次圍繞徐悲鴻大型美術主題創作進行的全方位策展,也是徐悲鴻美術精品近十年來首次大規模集中展示,118件具有時代標志性和歷史價值性的系列作品分為三大篇章:“民族精神”展出《愚公移山》《田橫五百士》《徯我后》《巴人汲水》《保衛世界和平大會》《會師東京》等具有代表性的巨制;“圖稿敘事”展出徐悲鴻為創作《愚公移山》等作品所繪的畫稿與素描;“家國憂思”展出具有民族象征意義的“馬”“獅”“鷹”等作品以及為系列主題創作而繪制的圖稿。
展覽體現了一代現實主義大家心系民族與時代,始終堅持與民族同步、與時代交響、與人民共鳴的藝術理念。創作于20世紀40年代初的《愚公移山》以及抗戰系列作品,是徐悲鴻藝術作品中飽含愛國精神與民族氣節的經典之作。可以說,此次展覽是對徐悲鴻藝術中愛國情懷的追溯,對愚公移山精神的傳承,對新時代民族文化的闡釋。
“我是中央美院畢業的,正是在徐悲鴻先生的現實主義的人物畫創作這樣一條路上培養成長起來。”中國美協主席劉大為說,這次展覽對于中國畫家而言,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徐悲鴻先生把西方的造型、人物形象的刻畫、嚴謹的畫面結構,帶入了中國傳統的人物畫當中,跟傳統人物畫的筆墨進行有機融合,使中國人物畫取得了新的成就。
移步換景,花開盛世。中國美術館藏花鳥畫精品展展示了館藏從宋元到當代的一批花鳥畫精品,包括陳容、邊景昭、沈周、徐渭、朱耷、鄭燮、吳昌碩、齊白石、陳師曾、劉海粟、潘天壽、林風眠等大家作品,呈現出畫家們在傳承與弘揚中華美學精神,不斷與自然對話中所留下的雋永之美和和諧之美。
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說:“與山水、人物相比,花鳥是最能反映人與動植物鮮活關系的畫科。此次展出的作品,無論是花鳥草蟲蔬果,還是翎毛鱗介禽獸,皆體現其和諧自然、平衡發展的關聯性與生態性,堪稱花草王國、動物天堂,顯示出一派生機勃勃景象。”
聽見時代呼喚,堅定文化自信。用“筆墨當隨時代”點題“弘揚新金陵畫派精神江蘇美術采風作品展”,再恰當不過。
1960年傅抱石帶領江蘇山水畫家壯行2.3萬里,描繪祖國山河新貌,開辟了中國畫創作新境界,奠定了“新金陵畫派”在中國畫壇里程碑式地位。新時代的江蘇畫家們繼續了這一文化行走傳承。2016年,由中國美協組織專家評定的江蘇省內19位畫家、顧問和特邀畫家組成采風寫生團,歷時25天,跨越8個省區市,行程3萬8千里,寫生作品1000余幅。在此基礎上,形成150余幅優秀作品,從中選出80余幅展出。
“傅抱石先生等一批畫家,使中國山水畫從傳統的傳承走向生活,從生活的寫生當中進行新山水畫的創作。”劉大為說,進入新時代,中國畫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堅持從寫生中汲取營養、汲取素材,不斷為山水畫的傳承發展作出新貢獻。
?
相關鏈接:
中國美術館館長、雕塑家吳為山當選法蘭西藝術院通訊院士?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