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腳尖上的清明——
清明踏青 風鳶祈好運
清明假期,家長和小朋友一起出游踏青,跳竹竿舞、放風箏等活動備受青睞。
4月6日,在美舍河畔的鳳翔濕地公園,不少大人帶著孩子來此放飛風箏,任風箏翱翔于天空,孩子們則在青翠欲滴的草坪上追逐嬉戲……“現在這里風景優美、環境好,平時就喜歡帶小孩子來這里放風箏,清明更是放風箏、踏青的好時候。”市民蔡月梅告訴記者。
風箏也叫紙鳶,清明時節是中華民族緬懷先人、悼念逝者的傳統節日,同時陽氣上升,風自下而升上,也是放風箏的好時候,唐代詩人羅隱就曾在“寒食日”描繪高空中飛翔的風箏。自古以來,不少人在清明節除了祭奠先人外,還選擇走出家門接觸自然,踏青、放風箏等。
“清明假期除了祭奠祖先外,就想著帶老人和小孩來動物園玩玩,沒想到還能在這里放風箏、跳竹竿舞。”海口市民俞女士告訴記者,清明小長假正好一家人團聚出游,所以就選擇了離市區不遠的海南熱帶野生動植物園,“我們還玩了蕩秋千和踢毽子,大家都玩得很開心。”
“清明踏青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園區內植被茂密、林木多,所以我們專門開展了‘探索神秘動植物王國——踏青節隨手拍’等活動,希望大家來踏青的同時更緊密地接觸大自然。”海南熱帶野生動植物園營銷部經理劉思躍介紹說,4月本來已經逐步進入海南旅游的淡季,但是這個小長假來園區踏青的游客還是挺多,“5日,清明假期第一天入園人數就將近3000人次,是平時周末的三倍,放風箏、踢毽子和帶有海南特色的竹竿舞都特別受到游客的青睞。”
記者周雪君 攝影報道
(海口網4月7日訊)
?
相關鏈接:
海南舌尖上的清明——烤豬糒公 美食祭祖先?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