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校長“論劍”AI時代亞洲大學的發展
加強大學間合作 培養新時代人才
海口網博鰲4月11日電(特派記者吳祝好)10日下午,主題為“亞洲大學的崛起”教育圓桌會舉行,多名來自亞洲的大學校長及教授,就崛起的亞洲大學在AI(人工智能)時代如何發展交流了思想。大家一致認為,AI時代的到來給大學帶來挑戰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多創新的機遇,各大學間應加強合作,包括教育合作、產業合作和行業合作,培養出更多適應新時代發展的人才。
今年是亞洲大學聯盟成立的第三個年頭。2016年3月,亞洲大學聯盟由清華大學在博鰲亞洲論壇上宣布發起成立,旨在促進亞洲大學間的全面合作和深入交流,發揮大學在解決區域性和全球性問題中的重要作用。今時今地,“老朋友”再聚首,各校長相談甚歡。
“滿足未來的社會需求,我想這就是大學應該發揮的作用。”泰國朱拉隆功大學校長Bundhit Eua-arporn表示,就顛覆性新技術的影響程度而言,大學應該以未來的社會需求為導向,積極應對新變化,加快人才的培養,因為人才才是關鍵的核心,人才決定著技術的創新。Bundhit Eua-arporn認為未來已來,在這一次博鰲亞洲論壇上,進入會場的時候,看到屏幕上自己的照片,這就是人工智能的一種應用。所以各大學間要強強聯合,擁抱變化,共創未來。
新加坡國立大學副校長Tan Eng Chye認同Bundhit Eua-arporn的觀點,也認為這是一個“顛覆的時代”。他表示從現在開始,大學要幫助大學畢業生做好準備,對于學生而言,從小到大的學習讓他們的思維發生很大的變化,所以大學要讓他們自身能夠適應新的現實社會。Tan Eng Chye認為,政府要加大對大學的投資,增加高等教育的投資,從而提高國家競爭力。
“大學的發展模式,應該有多種。通過亞洲大學聯盟的交流和合作,我相信全球高等教育行業將會從亞洲大學的一些理念中獲益。”清華大學校長、亞洲大學聯盟創始人邱勇說,大學要為本地經濟的發展做出貢獻,要提供創新的技術。他表示,清華科技園本身就是非常好的平臺,是一個很好的連接器,能夠把校園和社會連接起來。清華大學要實現國際化發展,需進一步加強與其它大學和機構的交流合作,這是未來發展的核心。
?
?
相關鏈接:
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經濟大咖聚焦全球化下半場?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