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領頭羊”帶領大伙“發羊財”
永興鎮羅經村6名貧困戶“聯戶結股”帶動22戶產業發展
6月8日上午,在秀英區永興鎮羅經村委會儒林村典朗山旁,一個面積達500多平方米的二層生態養羊棚里,118只永興壅羊不時發出“咩咩”的歡叫聲。據了解,羅經村委會6位貧困戶抱團發展永興壅羊養殖產業,隨后產生“羊群效應”,吸引周邊村莊22戶貧困戶加入到合作社,實現抱團產業化生態養羊致富。
創業“靈感”源自脫貧夜校
去年初,如期開播的海南脫貧致富電視夜校節目講述了一起黑山羊養殖的技術帶來的扶貧成功案例。節目的播出讓該村貧困戶黃振步、吳淑森、黃丹開、余少卿、鄭仁敦、林貽炸6人的內心產生共鳴。“我們養羊的地理優勢絕對強過他們,況且有養羊的經驗,為何不選擇規模養羊項目呢。”羅經村委會黃里村貧困戶黃振步回想起學習后的場景,依然激動不已。
隨后駐羅經村委會第一書記黃昌明先后3次帶著6人到大型養羊基地學習取經,并選定儒林村的典朗山為養殖基地。“海榆中線貫穿羅經村,交通便利,最重要的是典朗山有1000余畝火山石地貌的山林草地,而且有羊吃的百草,十分適合壅羊的養殖。”黃昌明說。
政府幫扶形成“羊群效應”
隨后,黃昌明沒有急于投入政府扶貧資金,而是先說服貧困戶每戶拿出1萬元,加上向農信社貸款10萬元,這16萬元作為合作社的啟動資金。“貧困戶自己掏了錢,加上貸款,人人有壓力,更能激發他們的責任感。”黃昌明說。
在海口市國資委、秀英區政府、永興鎮政府等多方幫扶支持下,貧困戶自籌資金加上政府幫扶物資的資金共計40多萬元,建設羊舍羊圈,購進優種繁殖母羊,6戶貧困戶率先“聯戶結股”養殖永興壅羊,走上了一條抱團產業化發展之路。
為解決養羊草料短缺問題,永興鎮政府還利用扶貧資金委托當地一家企業種植了20畝優質牧草,免費提供給合作社。
為帶動更多的貧困戶“抱團”生態養羊致富,經鎮政府的“撮合”,羅經村委會22戶貧困戶均以1.1萬元的政府扶貧資金入股,成為該合作社的股東。貧困戶可選擇入股分紅或以羊入股的形式參與,還可選擇自行養殖,由合作社提供種苗和技術指導,并負責銷售;且貧困戶到合作社養殖打工,每天還有100元至120元的工資。
“好羊”不愁賣 脫貧初見效
黃振步告訴記者,合作社養殖的壅羊因放養食百草,肉質鮮嫩,市場價格比普通羊肉高,可以賣到80元一斤,活羊價都在每斤50元以上,一頭成年活羊的市場價保持在3000元左右。今年春節前,合作社賣出第一批羊收益2萬多元,6名合作社原始股東每人分紅3000元,剩余的錢購買了慰問物資,對更貧困的家庭進行慰問。以政府扶貧資金入股的另22戶貧困戶,到年底每戶均有880元的分紅。
“我們的羊根本不愁銷路,經常有飯店、農家樂老板打電話向我們訂購,但我們現在要繁殖發展,只能少量分批出售。”黃振步說。
永興鎮負責人表示,永興壅羊生態養殖對環境污染小,市場前景可觀,可持續發展,而“聯戶結股”養殖模式解決了村民傳統在宅院內養殖圈舍小、規模小、經濟效益差的難題,“我們將加大產業扶持力度,讓更多的貧困戶分享產業化發展的巨大紅利,確保貧困戶持續脫貧不返貧,為下一步將羅經村委會打造成產業扶持示范點做好鋪墊。”
?
相關鏈接:
海口五源河濕地公園:生態修復顯成效 野生動物來安家?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