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華白海豚現身東方海域 中科院深海所科研團隊記錄“精靈”時刻
我們在東方,發現一群中華白海豚,數量特別多,非常壯觀!”8月6日中午,中國科學院深海與工程研究所海洋哺乳動物研究團隊拍攝的視頻在微信朋友圈迅速引起了關注。近幾年來,這群中華白海豚在瓊南一帶海域頻繁出沒,代表著該區域海洋生態環境質量優越。
先是兩三頭白海豚浮現,白色的身影在碧藍的大海中十分搶眼。很快,海水之下又躍出七八頭白海豚,爭相聚攏一處。緊接著,遠處還有多頭白海豚以及數頭黑白相間的海豚在向前疾游。
“這群中華白海豚,大概有30頭,青年個體為主……”拍攝者一邊記錄畫面一邊講解,畫外音可以聽到旁人的驚呼聲,場面十分壯觀。
記者聯系中科院深海所海洋哺乳動物研究團隊負責人,這位負責人表示:“這就是我們一直在跟蹤記錄的那一群白海豚。”該科研團隊自2014年以來,一直在對海南島近海海域(離岸100公里范圍內)執行周期性的鯨豚類海上科學考察,為海南海洋生態和珍稀海洋哺乳動物資源的保護提供基礎數據。
據悉,早在2014年,中科院深海所海洋哺乳動物研究團隊就在三亞西部海域發現過中華白海豚身影,這個發現扭轉了學術界和動物保護界對海南島周邊沒有中華白海豚分布的傳統認知。
此后,這群中華白海豚就頻繁出現,在瓊南和瓊西一帶海域多次被科學家、漁民、游客目擊到。目前,海洋哺乳動物研究團隊可以識別的中華白海豚數量已達206頭。
記者了解到,中華白海豚屬于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主要分布于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亞熱帶和熱帶近岸淺水水域,由于數量稀少,也被譽為海洋中的“大熊貓”。同時,它們作為近岸河口生態系統食物鏈金字塔尖的生物,還是海洋生態系統的指示生物,它們的出現,意味著這一帶的海洋生態環境質量優越。
海南今年5月至8月采取的休漁措施,讓海南島周邊海域漁業資源得到涵養,豐富的餌料也可能是這群白海豚活躍的原因。
2016年,海南中華白海豚保護地在三亞大小洞天景區成立,由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中國生物多樣性綠色發展基金會、中科院深海所三方共建。目前工作人員已多次開展海洋保護宣傳教育活動和擱淺鯨豚救助工作。
?
?
相關鏈接:
三亞擬建中華白海豚自然保護區 保護“海洋精靈”·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