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生日禮物,幫助廣告宣傳,支持慈善公益……當下,很多粉絲為偶像聚“人氣”,紛紛開展“集資應援”。然而,由于流程不透明、款項管理混亂,一些“粉頭”借集資之名行詐騙之實,甚至攜巨款消失。對此,制度監管與公共監督一時還沒跟上,讓粉絲集資處于某種灰色地帶。
近年來,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粉絲經濟不斷壯大,“集資應援”出現了新的運營形態,其中衍生出的各種問題亟待監管規范。經歷過共享單車、外賣、電商網購等新業態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我們更加清楚,如果對新模式、新業態產生的新問題視而不見、見而不管、管而無力,就會被問題甩在身后。換句話說,新生事物從野蠻生長走向成熟發展,良法善治是保障,監督管理是催化劑。
在互聯網這棵大樹上,新模式、新業態的長勢越是欣欣向榮,就越要創新監管方式。把握節奏和關鍵,洞察市場和趨勢,以監管之剪剔除那些歪枝爛花,才能讓新模式、新業態更好服務于人民、契合于時代。
《 人民日報 》( 2018年08月12日 01 版)
?
?
相關鏈接:
粉絲集資合法嗎?數千萬應援偶像的集資款誰來監管??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