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壯大集體經濟 共享幸福生活
鄉村振興引領海口鄉村闊步向前
“瑤池中紅花結碩果,城郭外綠水伴青山。”站在海口演豐鎮瑤城村村口,這副刻在門樓兩邊的對聯格外引人注目。
走進瑤城村,綠樹蔥蘢紅花芬芳,平坦馬路四通八達,瓊北民居錯落有致,令人流連忘返。農貿市場、休閑廣場、醫院、養老院、商業街等,應有盡有,生活十分便利。
美麗新農村,詩意棲息地。為加快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海口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咬定綠色發展目標,多舉措完善鄉村基礎設施,因地制宜夯實特色產業,不斷增加農民獲得感和幸福感。
生態優先 呵護鄉村綠水青山
8月20日,走進瑤城,因為環境綜合整治,曾經的臟亂差逐步不見蹤影,一處生態宜居的新農村展現在世人眼前。
“環境就是民生,干凈漂亮村民才能住得舒服。”村干部符圣林說,村里充分利用空地種植樹木,推進村莊園林化、庭院林果化、道路林蔭化,大大提高綠化率,營造生態宜居的環境。
記者了解到,瑤城村改水、改廚、改廁、改圈成效顯著,完成率達到100%,衛生廁所覆蓋率達到100%,還實行了“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區處理”的農村垃圾處理模式,將垃圾納入集中收集轉運體系。
美麗鄉村,總有綠水青山相伴。一直以來,海口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通過在鄉村實施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設生態人居環境,打造美麗新家園。
為確保鄉村有序建設,海口堅持規劃先行嚴格守護,將綠色發展新理念融入鄉村建設,精心編制和完善文明生態村建設短期計劃和中長期規劃,指導文明生態村有序創建、個性化創建,促進文明生態村創建與土地利用規劃、村莊規劃、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規劃等有機統一,形成多層次、錯落有序、親切宜人的綠色空間。目前,瓊山區本立村、加樂湖村等一大批村莊在創建后均展現了“村在林中、院在綠中、人在景中”的美景。
夯實產業 激活村集體經濟
鄉村振興,產業要振興。海口在保護好生態的同時,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壯大村集體經濟,讓村民穩定增收。
走進昌福村,桑葉基地里的桑葉長勢喜人。“這里原來都是閑置多年的撂荒地,一直無人打理。為了發展產業,合作社整合了200畝撂荒地,盤活分散地塊、推廣規模化種植。”村黨支部書記何和銘說,經過多次外地考察,結合村里實際情況,村黨支部將種桑養蠶作為壯大村集體經濟的特色產業。
昌福村8名村“兩委”干部和13民鄉賢農戶發起創立種桑養蠶專業合作社,實施“黨支部+合作社+農戶”模式,村干部帶頭創辦農業合作社,農戶入股成股東“抱團”發展。何和銘介紹,種桑養蠶產業,市場前景趨好,每畝每年利潤可達8000元以上。目前,昌福村已種植桑苗150畝,通過宣傳帶動,農戶對種桑養蠶熱情高漲,預計兩年內種植將達到1000畝以上。
產業發展帶來村民滿滿獲得感。“加入合作社后,年底不但有穩定分紅,平時還能在養蠶基地打工。”村民符美鳳開心地說。今年7月,合作社向23戶農戶發放首筆分紅,每戶500元,共計11500元。
三角梅產業,讓云龍鎮云嶺村一舉擺脫“空殼村”的帽子。引進40畝三角梅基地項目,該村已收入24萬元。項目企業除了每年付土地租金和4萬元的協助管理經費給村里之外,還將項目每年利潤的20%分給村里,村里所得利潤的三分之二作為村集體扶貧資金,另三分之一用來再發展村集體經濟。
記者了解到,目前,為了激發鄉村產業活力,海口正在加快推進國開融鄉市民農莊、蘭花谷聯合共享農莊、椰鄉·世外桃源共享農莊、翰香園共享農莊等項目建設,推動農業現代化與城鄉一體化互促共進,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探索農業農村發展新模式,助力實現“村莊美、產業興、農民富、環境優”的目標。
民生為本 文明新風潤鄉村
陽光燦爛,微風拂面,走在永興鎮馮塘村彎曲的柏油路上,兩旁高高的綠樹映入眼簾,穿透樹葉的光束在地面投射出隨風而動的光斑,仿佛“世外桃源”,讓人的腳步不知不覺間慢了下來,深呼吸鄉村清涼的負氧離子。
文明生態村創建,特別是連片創建,讓片區里環境優美、配套設施完善,村莊間有驛站、慢行道互連互通,因此也吸引了一批休閑農業行業進駐投資。
現在的馮塘村,以村企合作的產業——馮塘綠園為支點,蹚出古村保護和經濟發展的雙贏之路。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每家每戶都至少一人在園區上班,月工資不低于2000元。
原先“藏在深閨人未識”的馮塘村,是個擁有400年歷史的古村,也是一個遠近有名的紅色村落。現在,慕名的市民游客紛至沓來,村民也吃上“旅游飯”,日子越過越紅火。
記者沿著馮塘村村道一路前行,村舍外墻上,或是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或是刻著村規民約的字板。“村民們看到地上有垃圾,離得近的都會打掃干凈。”馮塘村民小組組長馮在福說。“沿路走來,都能看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宣傳文化長廊,志愿者們也在耐心回答游客的問題。”經常到馮塘村游玩的陳霖說,這些文化長廊時刻提醒自己要注意言行舉止,爭做文明出行好市民、好游客。
文明新風吹進鄉村,海口新坡鎮斌藤村,遵譚鎮涌潭村,紅旗鎮泮邊村……不論是外來客人還是本村村民,越來越多的人都用心呵護自然、人文之美,留住美好的鄉愁。
?
?
相關鏈接:
海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