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五指山市毛陽鎮毛棧村駐村第一書記杜經師:村企帶動,貧困戶自主發展摘“窮帽”
“我們毛棧村的村集體企業沒有吸納貧困戶勞動力務工,但同樣帶動了貧困戶脫貧。”8月30日,在五指山市毛陽鎮毛棧村的一塊菜地里,毛棧村駐村第一書記杜經師告訴海南日報記者。
2016年9月,在海南省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工作的杜經師被任命為毛棧村駐村第一書記。如今已駐村工作2年。
“剛到這里時,村里部分黨員干部紀律渙散,村民參與村務的積極性不高,一些村民脫貧存在等靠要思想。”杜經師回憶說。
為方便開展工作,杜經師帶上一臺筆記本電腦和生活用品搬進了村委會辦公樓旁的一間十幾平方米的小房間里。他常到村民家中走訪,了解他們的家庭狀況和關于脫貧的想法。
產業扶貧應打特色牌。2016年年底,杜經師在和村“兩委”干部認真商議后,開始帶著村民通過“村黨支部+村集體企業+村民”的模式發展村集體經濟。
冬季瓜菜種植是毛陽鎮的傳統優勢產業。杜經師引導農戶抱團發展瓜菜及林下食用菌種植產業,先后成立五指山毛棧高山生態菜籃子有限公司和五指山共建食用菌有限公司兩家村集體企業。
“這兩家企業發展得都不錯,但并沒有直接吸納貧困戶勞動力務工,而是通過出資幫貧困戶購買生產資料等方式,帶動貧困戶自主發展。”杜經師介紹,毛棧村的貧困發生率從兩年前的12.4%降低至目前的1.41%,村集體企業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毛棧村將村集體企業利潤的一部分拿來擴大種植規模,一部分拿來資助貧困戶購買生產資料、生活必需品,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
“村集體企業的產業模式成熟后,我們將種苗發給貧困戶,帶動他們發展林下經濟、庭院經濟,并由村集體企業提供技術指導。”杜經師說,在村集體企業的帶動下,一些村民開始種植秀珍菇、瓜菜,拓寬了增收渠道。
五指山共建食用菌有限公司第一批種植的2萬包秀珍菇苗,每包產出秀珍菇5至7斤。目前秀珍菇的市場價在10元每斤至13元每斤之間。“貧困戶自己種的秀珍菇,村集體企業以7元每斤的保底價收購,只要他們肯努力,都能脫貧。”杜經師自信地說。
在海南省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五指山市農業局等部門支持下,毛棧村籌集資金153萬元發展常年瓜菜、秀珍菇種植等村集體產業。目前該村400畝常年瓜菜基地一期工程——常年瓜菜基地水肥一體化項目已啟動實施。
村集體企業發展壯大,進一步解決了村級產業扶貧資金短缺的問題。貧困戶跟著村集體企業發展種植業,風險更小,收入更穩定。
2016年初,毛棧村原有貧困戶65戶238人,經過兩年脫貧攻堅,脫貧退出54戶190人,在大排查中,整改剔除10戶37人,新增5戶21人。目前該村現有6戶24人未脫貧,計劃今年脫貧1戶3人。
2017年,毛棧村貧困人口平均年收入達10202.94元,村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駐村工作兩年來,杜經師先后獲得2017年度五指山市脫貧攻堅優秀駐村第一書記等多項榮譽稱號。
“扶貧最終的目標是讓貧困戶有自主發展的能力,脫貧后不返貧。”杜經師頗有感觸地說。
?
?
相關鏈接:
脫貧攻堅| 海南昌江13名貧困大學新生領到助學金
雜交養牛拓寬致富路 海口美蘭大致坡貧困戶脫貧做“田教授”
海口高標準高質量推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