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陵水黎族自治縣新村鎮鹽盡村,孩子們在課余時間到村委會青年之家綜合服務室看書。 記者 武威 通訊員 胡陽 攝
培育文明鄉風 提升村民精神面貌
照顧父母生活起居得2分,不隨地吐痰、不隨地吐檳榔汁、不隨地扔垃圾得1分,不酗酒、不賭博、不鬧事得5分,從簡辦紅白事并向村委會報備得5分……7月底,陵水首家愛心扶貧超市在本號鎮樂利村營業。貧困戶憑借相關行為獲得的積分,可以到該超市免費兌換物品。這是陵水為鼓勵貧困戶增強脫貧內生動力、提升農村文明道德風氣而嘗試的創新舉措。目前,陵水多個村已在探索設立扶貧超市。
“培育文明鄉風是創建文明生態村的重點工作之一。”劉永說,陵水縣文明辦牽頭組織開展文明村鎮、文明家庭、最美陵水人評選表彰活動,樹立文明典型,營造積極氛圍。
據介紹,近年來陵水不斷擴大農村廣播電視接收網絡以及文化室、圖書室、籃(排)球場等文化設施的覆蓋率。陵水縣委宣傳部、文體局、文聯紛紛組織開展文化下鄉惠民活動,以黎族歌舞、瓊劇、電影等形式,不斷滿足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椰林鎮、群英鄉、提蒙鄉等鄉鎮推出“善行義舉榜”、“衛生之家”、道德講堂等活動;椰林鎮實現村級紅白理事會全覆蓋,村級文明勸導隊覆蓋率達65%……
在光坡鎮老歐坡村,沿村道行走可見到路兩旁有各式宣傳標語、宣傳畫。在文明生態村建設中,陵水充分利用村民喜聞樂見、易于理解的語言和形式,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目前,陵水已基本實現村村有宣傳文化墻,農家書屋實現全覆蓋。
“每周六是我們的家庭日,孩子們都會回來,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團圓飯、嘮家常。”老歐坡村村民陳昌連說。和諧融洽的家庭氛圍,讓陳昌連家獲得了“文明和諧之家”稱號,榮譽牌匾就掛在他家門口。
如今,文化室、農家書屋、文化廣場等設施相繼在陵水各村莊建成,“送瓊劇下鄉”“文藝演出進村”“農民趣味運動會”“村民廣場舞比賽”等文體活動也廣泛開展,豐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改變了他們的精神面貌。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