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假日農活忙不停 勤勞干出好日子
——記美蘭區三江鎮脫貧戶符圣明
深陷貧困:天災毀農田 收入失來源
3日上午,忙到11點,活忙得差不多了,此時太陽毒辣辣的,鞋底沾了不少泥土,用衣袖擦擦額頭上的汗水,符圣明就往家里走。常年在田間勞作,風吹日曬,年過半百的他并不顯得蒼老,臉上常帶著溫和的笑容,說話不緊不慢,一頭黑發依舊濃密,發絲整齊偏向一側,一看就是經過仔細梳理。記者曾因采訪機會,多次見到符圣明,每次見到他的時候,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穿戴干凈利落,頭發梳理得整整齊齊。
“現在老符的干勁可足了,既種蓮霧套種蔬菜,又搞起養殖,日子越過越紅火。”三江鎮上云村委會委員馮學剛認識符圣明多年,每次見面都會熟絡打招呼,回想起這家人以前的生活,他不禁眉頭緊鎖。
符圣明一家四口人,兩個孩子都在上學,以前就靠夫妻倆家里種的10畝橡膠來維持生活,農閑時偶爾去附近打零工,日子過得還不錯,可是2014年超強臺風“威馬遜”來襲,暴風驟雨,橡膠樹盡毀,一家人頓失收入“支柱”,陷入重度貧困。此時,家里的兩個小孩分別在上初中、高中,外地求學的開銷成了壓在夫妻倆肩上的重擔。
“當時,一家人擠在不到20平方米的老房子里,住了幾十年了,環境逼仄,通風采光差,睡的都是簡易木板床,家里也沒啥像樣的家具。”馮學剛說,三江鎮駐村扶貧工作隊多次實地走訪,經過深入的家訪,2015年底,符圣明一家被列入建檔立卡貧困戶,政府因戶施策,多措并舉開展精準幫扶。
設法脫貧:改造危房搬新家 送技入戶種蓮霧
“對我來說,子女上學是當時的‘第一心病’。”3日,符圣明說,他大女兒成績不錯,原本可以去城區上更好的學校,但是由于家里貧困,當時只能被迫選擇離家近的鎮中學就讀,生活開銷比城里少一半,家里的負擔相對減少。
“對于老符家,教育保障是必須要馬上辦好的。”馮學剛介紹,根據精準扶貧政策,義務教育階段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一年可以獲得2400元教育補助,而普通高中教育階段,可以獲得3000元補助。得益于及時的教育幫扶,老符小女兒高中得以到海口城區一所市屬重點公立中學就讀,費用不再發愁。
“大女兒也很爭氣,成績不錯,現在考上了大學,政府及時提供了6000元的學費和生活費補貼。”一說起子女,符圣明臉上就露出自豪神情,“只要孩子都能好好讀書,考上大學,以后找到穩定的工作,就再也不用當貧困戶了。”
在做好教育保障同時,老符家的危房改造也在同步推進中。3日上午,穿過一片茂密的樹林,在開闊的庭院中,一棟新建的平房映入眼簾,這就是符圣明的新家。“多虧了危房改造,我這一輩子蓋新房子的夙愿終于實現了,感謝黨和政府的好政策,讓我們可以住新房,想了多年的事現在終于辦成了。”符圣明感激地說。2016年10月,愛心企業支持了60900元建房資金,經過不到半年的施工,2017年春節一家人住進了通透明亮的新房。
新房子,新生活。建好新家,老符生活更有干勁了,盤活家里廢棄的橡膠地,重新耕地,政府送來220株蓮霧種苗,發展特色種植,家里的8畝地都種上了蓮霧。“經過2年多的種植,年底前有望可以掛果,由于市場好,不愁賣,有專業的種植合作社統一銷售,預計一年能有10萬元的收入。”
老符說,為了學好技術,他堅持按時上電視夜校,經常跟送技入戶的農業專家交流蓮霧種植技巧,而且,他還經常往附近村里的大型蓮霧基地現場學,慢慢掌握了蓮霧種植管理的科學方法。
“靠著自己勤勞的雙手,日子肯定越過越紅火,搞種植,國慶假期也不能閑著。種的水果蔬菜,天天都要到地里看生長,及時預防病蟲害。”老符說,現在他和妻子除了努力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外,還看中了蓮霧的良好市場,加入了當地大型蓮霧產業合作社,希望提升種植技能,種出適銷對路的水果,早日致富。在政府扶貧資金的幫助下,符圣明主動申請加入了蓮霧種養專業合作社,可以定期享受固定分紅,同時,還能在家門口打工。
“目前,老符已經順利摘掉貧困戶帽子。”三江鎮扶貧辦負責人介紹,該鎮建立了蓮霧精準扶貧產業示范基地,包括福寶紅寶石、茄苪湖和海口聯影等3個蓮霧種植專業合作社,吸收建檔立卡132戶509人及低保戶29戶31人發展規模化產業,幫助貧困戶以扶貧資金或土地入股到蓮霧種養專業合作社,雇傭建檔立卡貧困戶打工,讓貧困戶獲得打工收入和固定分紅,實現產業技術共享、轉移就業致富。
?
?
相關鏈接:
海口市政協: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中扛起政協責任擔當?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