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圖片查看視頻
10月10日,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強自然災害防治關系國計民生,要建立高效科學的自然災害防治體系,提高全社會自然災害防治能力,為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國家安全提供有力保障。總書記重要講話,立足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戰略全局,為新時代提高全社會自然災害防治能力指明了方向,作出了具體部署,提供了根本遵循。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自然災害防治,防災減災救災成效舉世公認。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影響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災害種類多,分布地域廣,發生頻率高,造成損失重。而且,我國自然災害防治能力總體還比較弱,提高自然災害防治能力,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然要求,是關系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國家安全的大事,也是對我們黨執政能力的考驗。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加強防災減災救災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和部署。從四川蘆山地震發出“災情就是命令”的指示,到云南魯甸地震要求“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從政治局集體學習強調“牢固樹立切實落實安全發展理念”,到河北唐山考察強調“同自然災害抗爭是人類生存發展的永恒課題”,習近平總書記就加強自然災害防治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講話,是我們黨對災害防治工作的重大升華。此次會議,習總書記作出了“加強自然災害防治關系國計民生”“要建立高效科學的自然災害防治體系”等重要指示,將自然災害防治的重視程度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體現了黨中央打贏災害防治攻堅戰的堅定決心,彰顯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我們要按照總書記的指示和部署,從應對單一災種向綜合減災轉變,從減少災害損失向減輕災害風險轉變,全面提升全社會抵御自然災害的綜合防范能力。
提高自然災害防治能力,就要針對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堅決推進“九個實施”。實施災害風險調查和重點隱患排查工程;實施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修復工程;實施海岸帶保護修復工程;實施地震易發區房屋設施加固工程;實施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實施地質災害綜合治理和避險移民搬遷工程;實施應急救援中心建設工程;實施自然災害監測預警信息化工程;實施自然災害防治技術裝備現代化工程。
防災減災救災,任務艱巨、使命光榮。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堅持常態救災和非常態救災相統一,就能推動提高我國自然災害防治能力邁上新臺階,更好守護我們的家園。只要緊緊依靠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充分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不折不扣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我們就一定能為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國家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