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藍天白云,碧海清風,紅樹蔥翠,鷺鳥紛飛。不管是遠方來客,還是省內居民,只要來到海口,總會愛上這里宜人的生態環境,尤其是一座座嶄新的濕地公園更是人們游賞的好去處。
       
     您當前的位置 : 聚焦海口>都市>

    海口:文明守護花草樹 共賞濕地鷺鳥飛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8-10-23 09:12

    鳳翔濕地公園內工作人員清理水中青苔,讓湖水更清澈。見習記者 蘇弼坤 攝

      保護水質 攜手“獵殺”水葫蘆

      “這是水菜花,是國家二級保護植物。”近日,海口松鼠學堂自然教育工作室組織小朋友和家長一起去潭豐洋了解濕地植物。松鼠學堂自然教育工作室的老師高高告訴記者,學堂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的號召,加入保護濕地的文明行動中,多次組織青少年及家長到瓊山區那央村委會的謝潭村開展“清理水葫蘆保護水菜花”的活動。

      高高介紹,水葫蘆又叫鳳眼蓮,1901年被作為觀賞植物引入中國。水葫蘆對其生活的水面采取了野蠻的封鎖策略,擋住陽光,致使水下植物得不到足夠光照而死亡,破壞水下動物的食物鏈,又導致水生動物死亡。而水菜花產于海南,生于淡水溝渠及池塘中,是土生土長的“本地居民”,水葫蘆則是“外地游客”。謝潭村由于水質的富營養化,使水葫蘆具備了瘋長的條件。

      “現在‘外地游客’把‘本地居民’搞得‘沒飯吃’,咱們人類當然要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啦。”高高說,水菜花和水葫蘆的相對數量比,可以說是當地水質的“晴雨表”,水菜花數量多,說明水質好。

      高高表示,除了人工控制水葫蘆的生長,還有一種生物防治手段,就是讓水葫蘆的天敵——水葫蘆象甲來消滅過剩的水葫蘆。水葫蘆象甲是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從南美引進,并且經過安全測定的水葫蘆專屬天敵,已先后在云南滇池、浙江溫州、寧波等地釋放。現階段,松鼠學堂將繼續關注水菜花的情況,一旦發現水葫蘆有繼續瘋長的情況,將繼續組織人手去清理水葫蘆。

    相關鏈接:
    爆款網紅美食等著你!海口特色夜市線下評選結果揭曉
    海口紅城湖公園預計年底動工 道客溝將進行濕地化改造
    海口蒼嶧路周邊房屋將被征收 這個范圍以內需登記
    “二房東”偽造授權書收租金失聯 海口11家租戶損失近300萬元索賠無門
    [來源:海口日報] [作者:吳祝好] [編輯:陳曉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