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迪拜當地時間10月25日13時,海口榮獲“國際濕地城市”稱號。15時,在《關于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第十三屆締約方大會濕地城市授牌儀式上,海口市代表團團長、海口市副市長文斌上臺領牌。
       
     您當前的位置 : 聚焦海口>都市>

    海口:濕地生態美“水城”更怡人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8-10-26 11:30

      原標題:科學規劃、分類施策、全民參與……近兩年多來海口扎實推進濕地保護與修復工作

      濕地生態美“水城”更怡人

      夙愿成真,振奮人心。

      迪拜當地時間10月25日13時,海口榮獲“國際濕地城市”稱號。15時,在《關于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以下簡稱《國際濕地公約》)第十三屆締約方大會濕地城市授牌儀式上,海口市代表團團長、海口市副市長文斌上臺領牌。來自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700多名政府和非政府組織代表見證了這一光榮時刻。

    海口獲得的國際濕地城市牌匾。

    聯合國國際濕地公約組織秘書長瑪莎·羅杰斯·烏瑞格向海口市副市長文斌授牌。

      創建國際濕地城市給海口帶來了什么?制定規劃、分類保護、水體治理、全民參與……近兩年多來,隨著濕地“保衛戰”的打響,海口生態文明建設不斷推進。國際濕地城市的創建,擦亮了海口生態文明的金字招牌,成為提高全民生態素養的課堂,提升了城市的顏值和品質,讓百姓獲得了實實在在的收益,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的統籌兼顧。

      保護修復并舉

      提升濕地生態環境

      地名中有個“海”字,注定了海口與“水”的不解之緣。

      在北京林業大學自然保護區學院副院長、國家濕地科學技術專家委員會委員張明祥看來,不管是城市里的美舍河濕地公園、城郊的五源河濕地公園,還是45個濕地小區,海口在規劃和建設中都遵循濕地的特色來打造。

    經生態修復后的海口美舍河上演燈光秀,景色怡人。李幸璜 攝

      美舍河的治理是海口城市內河(湖)濕地修復的典范。2016年底,海口市委、市政府決定選取污染程度高、跨越最長的美舍河作為突破口,以“河長制”為抓手,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系統思路,采用控源截污——內源治理——生態修復——景觀提升的技術路線,全面推進海口水體治理。不到一年時間,河水漸清、岸線漸綠、鳥飛魚躍的美麗場景重新回歸。

      美舍河鳳翔橋段蝶變成濕地公園,優化了區域環境,為市民游客打造了休閑和觀景寶地。2017年9月,美舍河被批準為國家級水利風景區,昔日的“生態負資產”變身城市新名片。

      今年8月,筆者來到五源河濕地公園,看到公園出海口示范段改造工作已完成。該改造工程原計劃按硬渠化水利工程標準建設,不僅會讓動植物“無家可歸”,也會影響河流本身的自凈能力。2017年,海口市把水利工程、濕地保護和海綿城市的理念相結合開展生態治水,恢復五源河河道自然形態、改善水岸生態環境,完善市民休閑空間,將這里升級打造成了一個國家濕地公園。2018年7月,省水務廳將五源河“生態水利工程+濕地公園”改造模式作為先進經驗向全省推廣。

      水退為田、水漫為洋。2013年,海口潭豐洋片區被列入南渡江流域土地整治重大工程范圍。但如果進行整治,客土回填會導致原有的濕地田洋消失;水利硬化改造則會改變河水流向,魚類、鳥類生存環境都會受影響。2016年12月,海口市抓住海南省域“多規合一”改革的契機,請來專家對這塊濕地進行全面摸底調查,征求群眾意見后,叫停了原有的土地平整項目,采取“生態土地平整+濕地公園”的模式進行改造。

      在海口,每塊濕地都有不同的規劃和修復方案,分不同類型、依次推進。海口能夠從全球眾多申報城市中脫穎而出,表明海口的濕地保護修復工作經得起國際標準的檢驗,濕地生態達到了國際權威認可的良好水平。

      全民參與

      涵養市民文明素質

      今年國慶期間,美舍河鳳翔濕地公園人流如織。賈京京、董丹陽和盧正勖都是海口青年志愿者濕地保護講解團成員。假期里,她們在公園里為市民游客提供義務講解服務。

    藍天白云下,海口美舍河鳳翔濕地公園美景如畫。張茂 攝

      “為了讓濕地保護宣講更專業、更生動,宣講團成員參加了一個月的培訓,多次查閱資料,豐富自己的濕地保護專業知識。”賈京京說。

      海口對濕地進行保護和修復,大力治理黑臭水體,讓城市變得更加美麗宜居。這一過程也成為提高全民生態素養的課堂。保護和修復濕地的工作讓公眾認識到:生態破壞易、修復難。

      生態文明理念要從小培養。今年,海口市選取丁村小學、五源河學校、瓊山第十二小學和演豐中心學校4所學校創建“海口濕地學校”,吸收環保組織負責人、濕地專家參與教學。海口市濕地保護管理中心主任陳松介紹,“海口濕地學校”根據學生年齡,有針對性地對全體學生開展濕地環境教育教學活動,盡可能地帶領學生走進濕地,認識濕地對人類生存與發展的重要作用。

      市民的生態文明素養是在城市的良好管理體系下養成的,是依法依規“管”出來的。2017年以來,《海口市美舍河保護管理規定》《海口市濕地保護若干規定》等生態法律法規陸續出臺,明確了在濕地內炸魚、電魚、電蚯蚓、驚擾鳥類等破壞濕地行為的法律責任和相關處罰標準。

      2017年5月,海口市四個區分別成立了濕地保護志愿服務隊。如今,從東西湖到沙坡水庫,百姓“河長”的日常巡查不僅有效勸阻了市民游客的不文明行為,也宣傳了環保理念;從昌旺溪到三十六曲溪,鎮、村干部在不遺余力地告訴村民濕地保護小區、濕地公園建設的好處,號召村民自覺保護環境。

      用好金字招牌

      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

      “祝賀海口獲得國際濕地城市!”中國濕地保護管理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馬廣仁說,國際濕地公約的理念是有效保護和利用,接下來海口要繼續把保護濕地的理念宣傳好,把濕地利用好。

      作為全市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海口的濕地保護和修復工作,不僅在生態保護工作中發揮了示范引領作用,而且為市民游客提供了優質的生態產品,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綠色支撐。根據《海口市濕地保護修復總體規劃》,海口將著力建設1個濕地自然保護區、4個國家級濕地公園、2個省級濕地公園以及45處濕地保護小區。其中的一些目標已經實現。

    海口五源河濕地水源充足、森林茂盛。張茂 攝

      濕地公園是對濕地的一種有益利用形式。碧波蕩漾、充滿野趣的五源河濕地公園;白鷺嬉戲、引人入勝的美舍河濕地公園……隨著一批濕地公園的建成,假期“濕地游”在海口悄然興起。

      濕地農業發展勢頭良好。瓊山區三門坡鎮的龍鱗村,是遠近聞名的青蛙和羅非魚生態養殖村;新舊溝濕地保護小區周邊農民依靠種植水生蔬菜發家致富。

      濕地旅游市場得到激活。海口美蘭區三江鎮的“鶴舞九湖”,就是濕地文化與農耕文化相結合的鄉村生態旅游片區,每年吸引近5萬人次游客到此旅游觀光;秀英區永興鎮的“馮塘綠園”,是一個集羊山濕地、生態農業、民俗文化等元素為一體的鄉村生態旅游區,每年給每個在旅游區打工的村民帶來2萬多元收入。

      海口火山田洋生態保護與可持續發展中心主任、青年創業者周緣說,相信海口以此次獲評國際濕地城市為契機,一定能進一步提升城市形象和城市綜合競爭力。

      海口濕地資源簡介

      大約一萬年前,海南島上的瓊北火山群完成最近一次噴發后,漸漸安靜下來,滾滾流淌的熔巖冷卻變得堅硬。島上最大的淡水河——南渡江,穿過火山熔巖臺地間的溝壑,奔流入海。滲入玄武巖裂隙里、蘊藏在層層臺地里的水,以涌泉、深潭、淺灘、河流、沼澤等方式滋潤萬物。

    海口新舊溝濕地河道蜿蜒、水草豐美。李幸璜 攝

      大約900年前,南宋在南渡江入海口邊設“海口浦”,海口因此得名。從此,一個依河傍海的城市開始留下歷史的印記。“水城”海口的城市發展史直至今日都與濕地、水系息息相關,密不可分。

      大約400年前,瓊州大地震發生,震中70多個村莊陸陷成海。此地位于今天海口東北海岸的東寨港,如今數萬畝紅樹林守護著岸線,曲折迂回的潮水溝分布其間。這里是中國首個紅樹林濕地自然保護區,也是中國紅樹林連片面積最大的自然保護區。

      全國第二次濕地資源調查,海口濕地整體環境優良、濕地類型獨特多樣,有近海與海岸濕地、湖泊濕地、河流濕地、人工濕地4個濕地類11個濕地型,共計2.9萬公頃,濕地率為12.7%。

      為了突出海口濕地的獨特性,專家將海口濕地歸納為4大板塊:羊山火山熔巖濕地、熱帶北緣紅樹林濕地、北向濱海濕地、城市內河(湖)修復濕地。前兩個板塊“天賦異稟”,重在保護;后兩個板塊也頗具特色,重在修復。

      海口目前已將全市近3萬公頃濕地納入保護范圍,2個國家濕地公園、5個省級濕地公園、45個濕地保護小區和羊山濕地多用途管理區正加快規劃建設。

    相關鏈接:
    海口:城市與濕地和諧共生
    海口榮獲全球首批“國際濕地城市”稱號
    海口:濕地入城(組圖)
    海口榮獲全球首批“國際濕地城市”稱號刷爆朋友圈
    [來源:海南日報] [作者:] [編輯:金慧儀]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