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德喜(左一)在冷庫里指導工人。黃暉 攝
首戰嘗敗績 創業之路坎坷
送走了外婆,徐德喜開始了艱難的創業生涯。當時,大致坡當地流行養殖青蛙,年輕的徐德喜便跟著養了起來。然而身為外行摸不著門路,加之市場效益越來越差,徐德喜忙活了一年幾乎沒賺到錢。“我總結了經驗,創業不能跟風,要有自己的判斷能力。”徐德喜說。
經過對大致坡當地市場的考察,徐德喜發現,盆景租擺市場很有潛力。“酒店、賓館經營需要擺一些綠植,與其買綠植,不如租來的成本低。那我為什么不做這個生意呢?”大致坡鎮保存著不同類型的原生態苗木,當地村民也有著種植苗木的傳統,敢闖敢試不怕吃苦的徐德喜決定“試水”。
隨后,徐德喜一方面幾經周折聯系到種植的村民,專門培植魚尾葉、桔子、富貴竹等小盆栽,另一方面逐家餐館跑業務,為酒店、賓館提供盆景代養、租賃服務。功夫不負有心人,由于勤快、踏實,徐德喜的盆景租擺業務最高峰時為當地30余家酒店、賓館等提供服務,月收入最高時達到6000余元。
看似成功的創業,背后依然潛藏著風險。“當時一些顧客的素質不高,比如把沒喝完的茶倒進盆景里、用煙頭燙葉子等,導致盆土酸化、葉片潰爛,甚至一些盆栽都枯萎了,成本收不回來。”無法長期做下去,徐德喜便逐漸放棄盆景租擺生意,再次把目光投向其他領域,尋找新的商機。
遭遇“滑鐵盧” 事業陷入低谷
大致坡鎮素有種植富貴竹的傳統,徐德喜家中也不例外。由于土地零散、種植規模小,當地富貴竹銷路時常不暢。身為大致坡人的徐德喜看著老鄉們發愁,也急在心里。“本地難銷,那我就去外地賣。”古道熱腸的徐德喜決定為鄉親們做實事。對此,徐德喜積極收購當地的富貴竹、魚尾葉等花卉,為村民們代銷;同時,他于2009年在廣東的嶺南花卉市場開設檔口,希望快速打開市場把產品銷售出去,來回奔走于廣東和海口。
令徐德喜沒想到的是,他熱切想快速打開市場的心理,被一些不誠信的客商鉆了空子。“一些客商下了訂單拿貨走了,貨款卻遲遲不打來。”徐德喜說道,越賒越多的壞賬最終在2012年春節前夕如雪崩般地壓垮自己,資金鏈斷裂的他遭遇到創業以來最大的失敗。
“那時候真是很慘,欠了20多萬。但農民的錢我不能欠,借錢都要把村民的貨款給還上。”背負一身債務的徐德喜經歷了事業的低谷,那段痛徹心扉的經歷他至今都記憶猶新。“大年三十的時候人家上門來討債,老母親哪里經受得了這樣的場面,眼淚都流了。”說到這,一向以能干、堅強示人的徐德喜不禁紅了眼眶,哽咽了起來。
發憤的徐德喜沒有過多地沉浸在失敗的陰影里。他吸取教訓,對生意場上的客商只以誠信結交,本分買賣。生意逐漸有了起色后,他一點點地把債務還上。此后徐德喜的事業逐漸平穩步入正軌。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