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才存村多位大學生返鄉創業,用實際行動助力鄉村振興
開春好時節 青年致富忙
俯瞰澄邁縣大豐鎮才存共享農莊。 海南日報記者 蘇曉杰 通訊員 王家專 攝
春風拂曉,年味正濃。2月7日,澄邁縣大豐鎮才存村內燈籠高懸,一陣陣咖啡香從才存共享農莊飄出來,讓人心曠神怡。
這是才存共享農莊創始人徐取俊返鄉創業后,在村里度過的第6個春節。這位畢業于北方工業大學的返鄉青年,今年又在村里開起了咖啡館和民宿,并于春節正式對外營業。“我算了一筆賬,大年三十到現在,農莊一共接待了2000多名游客,日均收入接近2萬元。同時,我們還每天請10余名村民來打工,讓大家在家門口掙上錢、過好年。”
村子的另一頭,才存蘑菇廠廠長徐取尉向海南日報記者“曬”出自己的年貨——100多斤秀珍菇。2017年,畢業于大理大學的他辭職回鄉辦廠,如今每月可產秀珍菇4500斤。“春節前,秀珍菇價格上漲,每斤能售七八元,這更堅定了我創業的信心和決心。”徐取尉說。
此外,才存村還有10余名返鄉大學生創業興業,涉及沉香等多個產業。
海南日報記者了解到,過去的才存村較為閉塞,村民們大多外出務工,環境雜亂差、缺少產業和人才等問題一直限制著村子的發展。
“作為一名外出讀書的大學生,回村發展需要勇氣,有時候也需要說服家人才能獲得支持。”才存咖啡館負責人曾英栓大學畢業后曾在湖南、廣東等地打拼。在他看來,相較于在大城市打工,返鄉投身鄉村發展,看見家鄉在自己的付出下發生一點一滴的改變,讓人更有成就感、更有干勁,“這也是越來越多人回來建設家鄉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今,才存村已是另外一番景象:村容村貌煥然一新,衛生整潔有序,回村就業興業者越來越多。在該村大學生和當地政府的努力下,才存村的名氣越來越大,也吸引不少游客前來游玩。
今年春節,傳統“漁樂節”的籌備被重新提上日程。才存村民小組組長徐取明介紹,才存村自古便有過“漁樂節”的傳統,即到農歷正月十四、十五時,村民們都要集體到魚塘捕魚,以表達年年有余的美好寓意。
徐取俊興致勃勃地計劃著,買4門大鼓,在村民、游客下塘捕魚時擊鼓造勢,并對捕上的魚兒進行評比,選出“魚王”。“傳統節日能夠凝聚人心,讓人們重拾傳統記憶,同時這種節日也能夠作為我們發展鄉村旅游的一個名片,吸引更多人到才存村來。”徐取俊說。
?
?
相關鏈接:
從“點點盆景”到“道道風景”——長三角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觀察?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