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買合肉甫·木拉吧一家過了一個忙碌而溫暖的冬天。春未到,暖氣片仍熱得燙手,拋在舊鄉的生鐵爐子已然成為曾經貧困生活的記憶。
       
     您當前的位置 : 財經股市>

    新疆:擺脫貧困,人勤春來早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9-02-19 16:32

      新華社烏魯木齊2月19日電 題:新疆:擺脫貧困,人勤春來早

      新華社記者關俏俏

      買合肉甫·木拉吧一家過了一個忙碌而溫暖的冬天。春未到,暖氣片仍熱得燙手,拋在舊鄉的生鐵爐子已然成為曾經貧困生活的記憶。

      在中央和援疆省市等多方力量支持下,新疆在南部深度貧困地區實施產業扶持、勞動力轉移就業、教育醫療綜合保障等一系列惠民措施,越來越多像買合肉甫·木拉吧一樣的人正擺脫貧困,生活水平明顯提高。

      擺脫貧困“挪窮窩”

      買合肉甫·木拉吧和熱娜古麗·喀爾曼這對“80后”夫妻,過去一直生活在有著“萬山之州”之稱的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這里山地面積超過95%,屬于集中連片深度貧困地區。

      “每年5月至7月,山里洪水、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經常發生,房屋被淹、地被沖毀。”買合肉甫·木拉吧說。

      2018年7月,在當地政府組織下,買合肉甫·木拉吧一家走出昆侖山,搬遷至94公里外的喀什地區澤普縣桐安鄉。

      80平方米的新房、300平方米的庭院、40平方米的暖圈,還有配套齊全的活動中心、衛生院、小學、幼兒園,相較于山里舊村的破敗景象,這里有自來水,用上了電,交通便利。

      “最方便的還是有了衛生間,過去在山上用旱廁,滿地蒼蠅飛的景象再也沒有了,有了自來水也不用再去河里取水了。”熱娜古麗·喀爾曼說。

      在這個五口之家,變化最大的還要屬他們的3個孩子,新學校新設施讓他們的學習、住宿環境都大大改善。

      “孩子們走出大山,接觸的人多了,視野寬了,除了討論學習,如今各自都有了理想,有要當兵的,有要當醫生的,這是我在過去從來沒聽他們說過的。”熱娜古麗·喀爾曼感慨道。

      在家門口,夫妻倆開了一間五金衛浴建材鋪,有了穩定的收入,也有了擺脫貧困的動力和對家庭未來發展的規劃。“現在每天都有進賬,多存點錢,以后孩子們上大學會用得著。”買合肉甫·木拉吧說。

      面對“一方水土難養一方人”的狀況,新疆采取易地扶貧搬遷措施,為16萬貧困農牧民“挪窮窩”,幫助他們走出高原深山和沙漠腹地,遷到綠洲、平原,逐步解決貧困問題。

      兜底編織“保障網”

      2018年10月,28歲的如則尼亞孜罕·依米爾阿則作為就業脫貧的先進代表去了天津,這是她第一次走出新疆。

      如則尼亞孜罕·依米爾阿則生活在位于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的和田地區策勒縣固拉哈瑪鎮幸福村,這里人均耕地不足兩畝。她獨自撫養著3個孩子,除了一畝玉米地,家里的收入來源都靠打零工。

      2018年年初,天津對口援疆的扶貧企業在幸福村建設了年供種能力1.8萬只的核心種羊場。企業在當地招工,村干部首先推薦了村里的貧困戶。

      “孩子們有低保作為生活保障,我在村子附近的一家養殖企業當飼喂員,每月有2000元的收入。”如則尼亞孜罕·依米爾阿則說,低保成為家庭重要的生活保障來源之一。

      和如則尼亞孜罕·依米爾阿則的3個孩子一樣,新疆有130萬喪失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四類”困難群眾(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殘疾人、重病患者)全部實名納入了農村低保保障范圍,這為特殊困難群眾編織一道民生“保障網”。

      新疆通過實行持續深入的“兜底”政策,不斷加大項目資金籌措力度,推進兜底保障項目建設,擴大社會服務供給,增強兜底保障能力,進而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產業扶持“置興業”

      沙棘常被用于防風固沙,即便位于帕米爾高原的阿合奇縣自然環境適宜大面積種植,且果實加工飲品很受市場歡迎,過去當地卻并未把這種“不起眼”的植物作為一種產業來發展。

      “過去因為缺乏資金,村民害怕承擔種植風險,不愿意主動參與或自主承包種植。”華能新疆能源有限公司駐阿合奇縣庫蘭薩日克鄉別迭里村工作隊隊長何毅說。

      為了調動村民積極性,工作隊牽頭示范,看到種沙棘苗收益頗豐,村民紛紛在農耕間隙加入沙棘林種植隊伍。

      “僅通過挖樹坑、栽樹苗全村實現收入67萬余元,平均增加家庭收入2000元。”何毅說,沙棘種植、采摘為全村農牧民帶來100萬元以上的經濟收入。

      2018年,阿合奇縣有1.4萬畝沙棘掛果,其中9000畝以每戶10畝分配給貧困戶,沙棘林地所有權歸集體,貧困戶享有沙棘鮮果采摘出售收益權,僅采摘一項貧困戶每年可增收2500元,其余沙棘地收益則被納入村集體經濟收入。

      目前,當地沙棘產業已建立“公司+貧困戶+集體”的生產模式,初步形成了供、產、銷產業鏈,產品熱銷。“不起眼”的沙棘成為脫貧“金豆豆”。

      隨著基礎條件薄弱、渠道資源不足等短板被補齊,新疆探索出產業發展新機遇、產業轉型新路,激發了脫貧積極性,產業發展的持續性也得到保障。

      2018年,中央對新疆的扶貧資金突破百億。新疆全年落實扶貧資金334億元,53.7萬貧困人口脫貧,513個貧困村退出、3個貧困縣摘帽,貧困發生率由2017年底的11.57%下降至2018年底的6.51%。

    ?

    ?

    相關鏈接:

    體彩大樂透:1600萬落戶福建 1000萬出自新疆
    新疆天池:冬季旅游持續增溫
    新疆阿勒泰:崛起中的“滑雪之城”
    生態紅利日益顯現 高端產業快速增長——綠色動能助力新疆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

    相關鏈接:
    生態紅利日益顯現 高端產業快速增長——綠色動能助力新疆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新疆阿勒泰:崛起中的“滑雪之城”
    新疆天池:冬季旅游持續增溫
    體彩大樂透:1600萬落戶福建 1000萬出自新疆
    [來源:新華網] [作者:關俏俏] [編輯:胡愷睿]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