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近年來,海口不斷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把生態環保理念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和城市建設各個領域。通過實行最嚴生態環境保護制度、推進生態修復、完善城市交通體系、倡導綠色生活理念等方式,不斷提升海口空氣質量,努力建設市民滿意、游客舒心的溫馨宜居城市。
       
     您當前的位置 : 聚焦海口>都市>

    海口城市更新:碧空白云抬頭見 幸福蘊藏呼吸間

    海口網 http://www.yinhu3.com 時間:2019-05-16 09:20

      原標題:碧空白云抬頭見 幸福蘊藏呼吸間

     南渡江西岸的帶狀公園樹木茂盛 記者 李天平 攝

      雨后的海口,碧空如洗,藍得讓人心醉。“漫步在這里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感覺身心都得到了凈化。”5 月 15 日,攝影師陳煌遠漫步在美舍河鳳翔濕地公園,用相機記錄下美好的畫面。如今,越來越多的海口市民喜歡用手機定格天空美景,抬頭可見的藍天已成為他們的驕傲。“海口藍”,是多年來海口持續加力治理、力創城市“氣質”穩定達標的結果。今年第一季度,海口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標率 98.9%,環境空氣質量在全國168 個重點城市中排名第一。“海口藍”成為城市新標志,這份好福 “氣”也增加了海口人民的幸福指數和自豪感。

    小朋友在碧海藍天間嬉戲玩耍。記者 李天平 攝

      生態立市提升宜居幸福感

      沿著綠道慢跑健身,到火山口登高遠望,在萬綠園草坪野餐……海口市民程女士是一位運動愛好者,每逢節假日,去戶外運動是她生活中最大的樂趣。

      “海口空氣好,景色美,抬頭可見藍天白云,只要出門就是享受。”對她而言,在四周都是鋼筋水泥的都市生活里能享受到四季常青的風景,這是海口給她的最大驚喜。

      海口的好空氣、好環境如同磁場一般,吸引不少“樂居族”紛至沓來。“北方的朋友,快帶小孩來海口‘洗洗肺’吧。”今年初,不少海口市民在微信上呼朋喚友,言語間盡顯對海口好空氣的強烈自豪感。

    改造后的三角池片區生態環境優美。記者 李天平 攝

      在海口從事媒體工作多年的王子劍說,以前在北方讀大學時,因為空氣質量不佳,每年一到冬天鼻炎發作就要持續3個月,讓他苦不堪言。“來海口工作后,每天呼吸純凈的空氣,仿佛置身天然氧吧,告別了鼻炎的騷擾,海口確實是一座很適合人居住的城市。”

      近年來,海口堅持生態立市,加大生態環境建設的投入,圍繞建設宜居城市的目標,積極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加強水體修復整治,確保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

    幼兒園組織小朋友在萬綠園開展戶外活動。記者 李天平 攝

      濕地潤城 天然氧吧沁人心

      孩童在草地上追逐嬉戲,老人在棧橋上悠閑踱步……“住對地方了,家門口就有這么一個環境好、風景美的公園。”市民林女士說,美舍河鳳翔濕地公園的華麗“轉身”,給了她們一家三口舒適的娛樂空間。

      有“水城”之稱的海口,近幾年來以濕地的生態保護和修復作為重要抓手,對美舍河等32條水體進行生態修復,加快實施控源截污、內源治理、生態修復和景觀提升。至2018 年初,32 條水體基本告別黑臭,真正實現了 “把清澈的城市水體還給市民”的愿景。

      “濕地是城市的‘綠肺’,水體好了,空氣自然就好了。”看到美舍河生態環境一天天地恢復,周邊居民從心底感到高興。如今,隨著濕地生態修復和海綿城市的深入推進,生態循環系統的水體正不斷地滋養著這座城市。

    河水清澈的美舍河兩岸植被茂密。記者 李天平 攝

      “PM2.5的數值是17,每立方厘米的空氣中有負氧離子 5000 多個,這里的環境真的好。”在海南東寨港國家級紅樹林自然保護區的空氣質量實時監測電子屏旁,海南大學環境科學系學生小鄭用手機記錄著數據。小鄭介紹,紅樹林素有“海岸衛士”“吸碳大王”等美譽,作為獨特的海陸邊緣生態系統,在一定范圍內能降解污染,吸取氮、磷等無機營養物,吸收二氧化碳,對空氣和污水有凈化作用,對改變濱海地區氣候環境具有重要意義。

      “市區內的幾個濕地公園都修繕得很好,綠樹成蔭還有棧道,河道也干凈了許多。海口被授予全球首批‘國際濕地城市’稱號,當數實至名歸,因為這座城市濕地發生的變化,我們都能切身感受到。”小鄭是海口人,家鄉的變化讓她感到非常自豪。

    改造后的三角池片區生態環境優美。記者 李天平 攝

      低碳出行 保護藍天共呼吸

      海口街頭一抹鮮明的“綠色”成為城市里一道移動的風景線。穿著黃綠色外衣的新能源公交車的投入運營,實現了碳的“零排放”,真正為海口空氣質量加分。

      車輛尾氣已是海口空氣污染的主要元兇之一。統計顯示,在海口市大氣污染源解析中,機動車尾氣污染占比35%以上,是當前最主要的空氣污染源。“海口新能源公交車的普及,對于推進節能減排、倡導綠色出行、打造低碳城市等方面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也受到了市民的稱贊。”海口公交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新能源公交車以電能作為能源,配合電動機驅動車輛,環保、耗能低、無異味、駕駛平穩,無論是給乘客還是駕駛人員都帶來了極大便利。預計到2020年,海口公交車清潔新能源將達到100%,實現“零排放”。

      “海口的公交車全都切掉了‘黑尾巴’,特別干凈。”在藥谷上班的劉莉家住永萬路,每天搭乘公交車上下班。“剛買車那會還想‘兜兜風’,隨著對生態理念認識的提升,我選擇了更加綠色的出行方式。”

    美舍河鳳翔濕地公園植被層次豐富 記者 李天平 攝

      “我已經習慣每天下班后從濱海大道騎共享單車回家。”海口市民王皓說,自從海口出現共享單車的身影,他就積極響應“綠色出行”的號召,成為綠色出行大軍中的一員。“騎著共享單車,吹著涼爽的海風,看著美麗的夜景,呼吸著新鮮的空氣,心中充滿了幸福感。”

    海府立交橋植被茂密,立體的綠化進一步凈化海口的空氣。記者 李天平 攝

      近年來,海口不斷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把生態環保理念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和城市建設各個領域。通過實行最嚴生態環境保護制度、推進生態修復、完善城市交通體系、倡導綠色生活理念等方式,不斷提升海口空氣質量,努力建設市民滿意、游客舒心的溫馨宜居城市。

    ?

      相關報道:

      使用共享單車回歸綠色出行

      記者林毓美

      “還車成功,本次消費0元。”15日,伴隨手機屏幕顯示出的還車信息,一位海口市民順利歸還了借用的共享單車。

      近年來,海口積極倡導綠色出行理念,探索發展綠色交通,保護城市環境,提升空氣質量。共享單車在海口投放以來,不少市民表示,短途出行時更愿意選擇使用共享單車,回歸綠色出行方式。

      “共享單車是方便出行的交通工具,又是推動人們轉變出行理念的有效載體。”市民黃亞煒家住麗晶路,工作單位在省醫院附近,以前開車上班,自從共享單車在海口普及后,他就開始騎自行車上班。“秀華路高峰期經常堵車,騎車上班的時間和原來開車差不多,還能鍛煉身體,省了辦健身卡的錢。”黃亞煒笑著說,在他的帶動下,身邊不少親友、同事開始騎共享單車出行。

      接受記者隨機采訪的多位市民表示,共享單車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城市交通擁堵問題,減少機動車尾氣排放,無論是對交通還是環保都大有益處。從幾年前的“街頭一景”,到現在共享單車上路的習以為常,低碳環保的綠色出行理念已經漸入人心。

      “多步行、多騎單車、多搭乘公交。”采訪中,不少“騎行族”表示,希望更多人能加入到綠色出行的行列中,為建設綠色海口、環保海口貢獻一份力量。

    ?

    ?

    相關鏈接:
    城市更新譜新篇 繪就椰城幸福卷
    海口城市更新筑實“里子”撐起“面子” 繪就椰城幸福卷
    [來源:海口日報] [作者:林毓美] [編輯:陳家煜]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日報海口網入駐“新京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多彩節目,點亮繽紛假期!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新年音樂會將于2024年1月1日舉辦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招才引智專場誠意攬才受熱捧
    圖解海口一周熱聞:海口獲評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災后重建看變化·復工復產
    圓滿中秋
    勇立潮頭踏浪行
    “發現海口之美”攝影大賽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蘭機場T2值機柜臺17日起調整
    尋舊日時光 海口部分年輕人熱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襯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樂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騰煙火氣 夜間消費活力足
    海口:長假不停歇 工地建設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過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賽(精英賽)活力開賽
    海口天空之山驛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尋玉兔 共慶海口最中秋
     
    |
    |
     
         www.yinhu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

    瓊公網安備 46010602000160號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