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精準選商 集聚產業 創新制度
三亞精準招商邁向2.0版本
“海洋牧場建設需要實驗基地”“深海科考需要公共碼頭”“希望盡快明確園區規劃和相應配套政策”……5月18日,三亞舉行崖州灣科技城開發建設推進工作座談會,中船重工、中船工業、中化集團等13家簽約落戶企業紛紛直言自身建設難題,與會的省直部門和三亞市主要負責人認真記錄,并不時提出解決之策,全面推進項目落地實施。
聚力招商引資、聚焦企業難點、強化企業服務、促進項目發展,這是三亞積極推動招商引資工作的一個縮影。自去年5月我省百日大招商(項目)活動啟動以來,三亞始終以高標準高質量落實中央各項政策和省委、省政府有關要求,積極圍繞自貿區、自貿港建設和“三區一中心”戰略定位,將招商引資作為“一號工程”,聚焦旅游業、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等主導產業方向,引進“國家隊”和國際企業,促進資源和服務的集約化,以高起點選商、高標準服務,促進高質量發展,實現招商工作從“等商、分散、無標準”的1.0版本向“選商、集中、制度化”的2.0版本闊步邁進。
精準選商
契合城市發展需求
“五一”假期前夕,普華永道和德勤兩大國際會計師事務所接連落地三亞。“三亞具有環境、政策等優勢,我們將在此建設普華永道大學,促進實踐教育、前沿研究、行業創新發展,為海南提供專業化、國際化的服務。”普華永道大中華區戰略及創新主管合伙人楊偉志說。
縱覽三亞招商版圖,像普華永道、德勤這樣的國際知名企業并非個例。自百日大招商活動開展以來,三亞瞄準國際行業龍頭企業,逐一上門精準招商,先后與英國默林、托馬斯庫克、香港富德、世邦魏理仕、仲量聯行、普華永道、德勤、力拓等外資企業“牽手”合作。“截至目前,我們已先后對接洽談外企23家,洽談合作項目38項,投資領域涵蓋主題樂園、專業服務、醫療康養等內容,通過引進更多知名的外企,推動三亞加快國際化發展步伐。”三亞市副市長、招商辦主任謝慶林說。
與此同時,三亞還將招商引資當作重新梳理產業格局的重要舉措,結合國家戰略需求與城市發展所需,精準上門招商,推進一批旅游業、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等主導產業項目先后落地,為提升城市能級找到了突破口。
“三亞聚焦重點產業,高標準開展招商引資,截至目前已有45家企業的總部或區域總部、板塊總部有意落戶三亞,太平金服總部等23家總部企業已注冊落地。”三亞市委副書記、市長阿東說。
集聚產業
打造高端產業生態圈
5月18日,三亞與有愛互娛達成合作,該公司總部將搬遷至三亞,并在三亞市互聯網信息產業園建設有愛互娛文化創意產業園。而這也是自今年1月與騰訊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以來,三亞引進的騰訊生態圈重要企業之一。
去年以來,三亞積極探索產業鏈招商,瞄準行業領軍企業,集中發力重點產業,通過以點帶面,促進優質企業集中化、前沿產業集聚化發展。僅在科技領域,便先后吸引了騰訊“城市超級大腦”項目以及商湯科技、一下科技等“獨角獸”企業落地。“騰訊在三亞設立區域總部后,將有效帶動科技人力資源、合作伙伴資源、相關科技企業集聚三亞,促進資源整合、行業集聚。”騰訊集團法律部副總監王小夏說。
龍頭企業帶動形成產業吸引力與集聚力。中電長城網際系統應用有限公司總經理賀衛東也深有感觸:“截至目前,中國電子已成功引入飛騰、麒麟、國科微、中電數據、清華信息安全研究院等57家企業落地海南信息安全基地,已完成注冊企業37家,注冊資本總額接近4億元,初步形成網信產業在三亞集聚的態勢。”
聚力發展實現“1+1>2”,還體現在跨產業的融合聯動中。三亞實施產業鏈招商,通過重大項目和品牌活動帶動,比如三亞國際體育產業園、ISY音樂主題公園、國際汽聯電動方程式錦標賽等項目,積極促進“科技+旅游”“文化+旅游”“文化+體育”等產業融合發展。“截至目前,三亞已對接并且開展商務洽談的企業達120家,其中世界500強企業29家、中國500強企業34家、外資企業及境外機構23家,洽談合作項目達300余項。我們加快布局未來產業格局,積極引導企業投資向旅游業、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做強旅游’‘做大服務’‘做精科技’,隨著這些項目的落地,三亞未來產業發展格局將變得越來越清晰。”謝慶林說。
創新制度
探索招商引資長效機制
借力綠色通道,2小時完成了包含股東、投資總額、注冊資本以及董事、監事等在內的多個事項申請變更業務,回憶起去年8月推進太平金融服務有限公司總部從深圳遷入三亞的經歷,該公司相關負責人仍記憶猶新:“十幾份文件、上百頁材料信息,經過受理、審核、錄入、出照四個環節,正常程序至少需要3個工作日才能辦結,三亞僅用2個小時就辦結了。”
服務企業的“三亞速度”,是三亞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探索招商引資長效機制的一個縮影。作為海南省唯一的國家第二批營商環境試評價城市,近年來,三亞堅持以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為導向,推動稅務、金融、海關、“多規合一”行政審批制度等重點領域改革創新,提升企業注冊登記、項目審批效率,針對重點企業項目強化對接協調、實行“一對一”服務,為招商引資工作打造良好的服務保障平臺。
近日,德勤的評估報告顯示,三亞營商環境得分為73.4分,在全球綜合模擬排名約為第49位。“三亞不斷強化《優化審批服務20條》執行效果,對企業開辦、不動產登記、建設項目審批等方面進行優化改革,并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審批服務事項‘一窗受理’‘不見面審批’‘一網通辦’,實現營商環境便利化。”三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陳鐵軍說。
另一方面,三亞高質量規劃產業布局,積極打造人才服務站,通過優化人才住房、子女就學、醫療服務、配偶就業等保障措施,為招商引資和產業發展集聚人才資源。
省委常委、三亞市委書記童道馳表示,三亞要繼續搶抓建設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歷史機遇,將招商引資工作作為“一號工程”,通過引進大企業、大項目,推進三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三亞經濟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同時,要齊心協力抓好招商項目的落實,做好招商引資的各項保障和服務工作,提高招商引資的質量和水平,著力建立起招商引資的長效機制。
?
?
相關鏈接:
招商引資要守住生態底線?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